中国肿瘤创新药笔记 一BCMA靶点
TNFRSF17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的一员,又名B细胞成熟抗原(BCMA或BCM)或CD269。该受体主要表达于成熟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表面,是一种B淋巴细胞成熟的标志蛋白。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为BCMA主要配体,通过与BCMA相互作用来传导细胞刺激信号,激活TRAF依赖的NF-κB,JNK途径,增加B细胞的增殖和存活率。
多发性骨髓瘤(MM,Multiple myeloma)是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第二大常见血液学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患者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生。近年来,围绕MM的4种疗法(化疗、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CD38靶向抗体)只能缓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均不能彻底清除肿瘤,几乎所有患者最终仍会复发,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对新治疗方案存在着迫切需求。
2020年5月FDA拒绝百时美施贵宝(BMS)与蓝鸟生物(Bluebird Bio)共同开发的Ide-cel(bb2121,BCMA-CAR-T产品)上市申请。
2020年7月,葛兰素史克(GSK)全球BCMA靶点治疗法Blenrep(GSK2857916,BCMA-ADC产品)上市获批,而后Ide-cel重提上市申请获FDA优先审评。
2020年8月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传奇生物旗下生物制品1类新药西达基奥仑赛拟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 作为一种结构新颖的CAR-T细胞疗法,该疗法含有4-1BB共刺激结构域和两个BCMA靶向单域抗体,旨在增加其靶向癌细胞的综合能力,用于既往接受过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抗体的治疗方案和在末次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年患者。
针对BCMA靶点开发的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分为3大类:
· CAR-T(新基/蓝鸟生物为代表);
· 双特异性抗体(BsAb,安进为代表);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GSK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