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几个能疗愈身心的事情
当了好几天的情绪观察者,发现内在的自己可真有意思。内在心情也会影响瞬时的外在体征呢——比如欣赏自己时,就更美丽~如果迟疑了,有点沮丧,镜头里的自己也会暗淡。那种下降的能量很明显,不过我理解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起起伏伏,有波动才是生命力——心电图的智慧如是说。
觉知自己有一个很大特点,目的性不突出(考学年代除外,那是一种打鸡血无意识的奋进,当然也是收获了许多)。这可能与自我觉知程度有关,内在自己的渴望模样还模糊。原本是会有些自责,但想想,每一步弯路,也不白费,指向今天的独立、坚强自我——姐姐说,没有人天生老司机——经营自己的秘诀就是在生活的瞬间制造惊喜、宠爱自己、给自己幸福感。于是能量才会吸引向。从前总是更多的付出(无边界感付出、错付),能量外散,遇人不淑那还得不到能量回流和补充,所以说,静、定是心驱人的关键。
要转变吗?我的理解是——顺其自然!比如说积极交友,拓展人际圈一事。是可以去考虑投入产出比的,事情本身是否是你本来热爱、感兴趣,能捎带手认识人呢?再比如组织有门槛和审核是好事,过滤非目标人群。这次,还把一个非目标好友删除了,以前会觉得“不好意思”,内心戏丰富;现在觉得,没实现既定目标,对方对我信任还打了折,不值得再投入消耗,止损就是了。成长大概是对自己做的很多选择,给出了一个自洽的解释,于是自己舒坦、开心、幸福就能来了吧。
对于外人对我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体验到是可以分类了——对方立场利弊,我自己舒服吗?归根到底是用心感受。比如姗姐、姥姥会有“忠言逆耳”,我有时也不想理会,但归根到底,是有个声音多给你敲打,何乐不为?最怕顺境一溜就滑坡。不知道未来状态会怎么变化,我想好了走近艺术来疗愈——重拾书法、阅读哲学、品读佛经,每一个都是可以帮助我回归宁静状态。
而宁静状态对于工作、名利又有何益呢?突然觉得这都是一瞬,生生灭灭,静可以跳出来,有一颗稳定的心,才是应对工作生活各种难题的秘诀。呼吸也会给我能量、规律运动亦如是。
欣赏智慧的自己,感谢自己——就像今天和那棵美艳的银杏心流对话一样,你站在那里,展示自己,就定格成了独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