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馆-教习笔记】大脑的模式
默认模式
肯德基和麦当劳能在全球化推广,并被不同肤色、种族、年龄、国籍的人普遍接受,甚至喜爱有加,抛却他们刻意塑造的饮食文化,他们的卖品套餐只有两个突出特性:高油脂、高糖分,仅凭这两点就俘获了全球人的胃口,为什么?
我们要把目光拉回到人类进化,智慧启蒙的年代。
在那个依靠狩猎和采摘生存的日子里,我们人类的身体和智慧在同步进化,在身体细胞原始的记忆中有两个味道最渴望:甜味和油脂。 富含糖分的果实总是在秋季短短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遇到,能采集量很少,因为苹果树不是成片生长,偶有一棵,还有很多同类和动物也在虎视眈眈,那个味道是那么的诱人却又难得,所以这种渴望被深深的记在到了每一个细胞里,一旦遇到就被唤醒,所以甚少有人能拒绝甜食。脂肪也是一样,生存需要的热量和能量补充源最好的就是狩猎到的动物,在农耕没有建立之前,肉脂是最好的食物,常常因为打不到猎物而挨饿,再加上季节变化和动物迁徙,早期人类只能跟着食物奔袭,为了活下去,对食物的渴望被如同烙印般铭记于骨子里,所以肉食和油炸食品总是能瞬间挑起人的食欲。
如果,我们可以把油脂和糖分需求称为人类的默认食物模式,那么,我们的大脑有没有默认的思维模式?
借助于现代科技,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大脑皮层的活跃度、不同刺激而呈现的大脑分区、不同情绪引起不同的大脑神经回路、脑电波的频率、身体能量辐射与健康和心情的关系,这些本来不可见只能以文字描述的感知和状态,通过现代科技方式能让我们大致的一窥究竟,也便于清晰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工具辅助下,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人的大脑反射区和活跃度不断进行观测,为我们今天的讨论增添了新的佐证。
大脑神经电波
假如你现在独自一人走在非洲的草原上,你要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适合过夜的营地,再最好寻找一些食物和饮水,还有提防着可能会有的野兽袭击,在绕过一片树林的转弯处,你突然发现前面绿色的灌木丛中有一团棕色的东西,你不知道那是一推干枯的树枝还是一头狮子,你本能的趴下去迅速隐藏,屏住呼吸握紧手中的长矛仔细观察,最后确认是一堆枯死的树枝,你松了一口气,感谢自己的幸运。
为什么在那一瞬间,我们的大脑在不知为何物的情况下,要以狮子为对象来防备呢?因为未来活下去,随时要做最坏的打算来准备,一旦大意随时可能丧命,如果是枯草,不过虚惊一场,如果是狮子,可能就是生命里犯的最后一个错。所以,为了活下去,大脑的思维模式会优先设置最糟糕的场景应对模式,即为默认模式。在今天的生活,我们已经不必担心在下个路口会有狮子袭击,但走在街上大脑里总是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对事情的预判总是往坏处想,脑海里迸发的念头往往都是不开心的往事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都是大脑默认模式下的糟糕环境应对的展现。
人在发呆,放松,无所事事的状态下大脑的活跃度,和在专注认真工作的情况下的活跃度几乎一样,大脑并不会因为你没有工作而停止思考,所以脑海中无时不刻的都在迸发出各种念头,如果你发现了自己大脑里不断传输出负面的东西,糟糕的念想,让你忧虑不开心,你想阻止这种模式,各种的讲道理,心理暗示或者转移注意力之类,仅仅用思维来改变的方式都会让你的默认模式更加放大,你会感觉越想心静,心反倒更乱,越不想想,来的越多。当沮丧,挫败感,痛苦,压抑,迷茫感的负面体验超越了自己的承受时,人们就开始要找到一个宣泄方式,大多数人选择喝酒、抽烟、精神类致幻药、性爱的方式来暂时麻痹自己,但是宣泄感觉过去之后,又是更加的空虚和负能量感,每一次的宣泄都会让内心力量弱小一次,越来越无力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选用正向宣泄,比如运动、创作、工作。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一次大量的运动之后,你并没有感觉多累,身体反而有一种舒爽感,你会觉得自己身体更轻盈,心情愉悦,你会觉得再大的困难在你面前也是小菜一碟,你有信心也有勇气;或者经过一段专心致志的工作,你感觉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你一个个突破难关,最后完成,你没有任何疲劳感,自信而充实。这样的状态下,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皮层活跃的板块发生了转移,也就是大脑神经的回路发生了变化,换成了另外一种思考应对方式,这种状态下就开启了隐藏模式。
默认模式是基于生存的保障模式,一切往最坏打算,随时应对,心里念想的都是负面的东西,这样心理压力会比较大,人活的也不轻松,会出现心理问题。
隐藏模式是基于升级的创造模式,它让我们往希望的未来处看,不惧怕困难,获取灵感,对现状改造升级,走出困境,身心愉悦,充满希望,忘记疲劳。
如果能走出默认模式,开启隐藏模式?不畏惧现状,开启挑战,给自己设立任务,自我激励,不要懒惰,直面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激活你的隐藏模式。所以在自然生活的课程中,我们带领孩子直接动手做事,把眼前一个个困难的小问题解决掉,大脑在不断接受新问题,开始持续思考,全身投入干活中,不断询问、学习、马上实践,做出成果,心里会不断得到激活能量,打开隐藏模式,这些训练在纸面上或者仅仅靠道理灌输是无法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