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总想表现自己的人并不聪明;自以为是的人难以昭彰自己的能力;自我夸耀的人反不得成功;自高自大的人难成领袖。问题在于从大道的角度来看,以上浮躁炫耀的行为犹如自吹自擂,让众人厌恶,所以体道的人不屑一顾、也不愿与之相处。
【导读】做人,首先是与人、与社会协调,自然;当然强求不得,委曲求全、适得其反,仍然以自然为上。其次,是低调行事;低调行事是做人的根本。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为人必须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人不争之位,所以最接近于“道”。所谓“处人不争之位”,就是处于低下的位置,做人低调、做人本分,这就是时时事事都不占他人便宜,不侵占他人利益。处于高位之人,虎不吃人,虎相也难看;更何况处于高位久了、高调习惯了,骄横居傲的性格自然滋长;示弱,并不是真正的弱;示强也并不是真正的强;比如水,既可以像大海一样归纳百川、千川、万川;又可以滴水穿石。一个盛气凌人的人,总是给人带来恐惧,而恐惧往往给统治者、给执政者无端地添上几分不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