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想的电影商业化,将只是一场无性灵的战争。
文/雪风
一
王小帅又放炮了,在戛纳。他再一次站在了商业潮流的反面,“观众的品味已经被商业片破坏了。”“只强调票房不会有好电影”,凭着他入围戛纳的电影《日照重庆》,他痛快地表达对票房的鄙夷:“中国票房现在1 亿能算什么,将来还会有10亿,都很正常的。但是有几个人真正能够到戛纳这种平台上来竞争?”但同样在戛纳,《日照重庆》的出品人公开表示了对王小帅的不满:“王小帅真是牛,居然能把这么商业的剧本,拍成了个艺术片。”投资方并没有为这部电影的荣升戛纳感到欣喜,而是提前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感到不妙,相较于如浮云的奖项,真金白银更有份量。
这一两年,王小帅的言论比他的电影更好看。他跟中国电影商业化大潮的战斗,以及他所表现出的倔强或者偏执,经过时间的发酵,开始有了一种悲壮的味道。不用管这是不是王小帅内心最真实的信仰,或者说这只是他失意后的过度反应和心理补偿,又或者是这只是一个人习惯性的姿态,他的死硬和长时间的坚持已经说明了问题。
对一个人的判断,并不在于他观念的正确与否,因为正确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它只是党同伐异的一个借口,一种观念上的多数人的暴政。相对于说翻脸就翻脸的观点,最动人的永远是坚持本身。王小帅能够在这种毫无依倚的情况下,坚守着他在这个时代显得老旧的价值观,发出几声不合时宜却真实的枭叫,这,已远比那些与时俱进的聪明人更了不起。
二
现在电影圈重拍片正热,除了即将上映的刘伟强导演的《精武风云》,现在已经曝光的计划还有叶伟信执导的《倩女幽魂》,袁和平导演的《笑傲江湖》,以及据说将会由徐克与李连杰重新联手的《新龙门客栈》,连吕良伟也放出话来将将重拍他和周润发主演的经典黑帮片《上海滩》。
从投资的角度,这当然都是很好的生意。因为这些片子曾经的影响力太大,这无疑省去了一大笔推广和宣传的费用,连票房也基本上可以预期。但从创意的角度来说,这又是个让人沮丧的消息,因为这说明中国电影人的视野是如此狭小和急功近利,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传奇基本上都被他们无视了。即使从电影工业的角度来说,这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中国电影工业在兴盛的初期似乎就在丧失挖掘新题材新故事的兴趣,他们只所以把头转向那些曾经的经典电影,只是因为这些题材很安全,可以保证投资回报率。
说到底,一个产业的发展也是需要先驱的,需要一些勇士,去到那些无人开拓过的疆土,去发现新大陆,找寻新的资源,修筑通往那未知之地的道路。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是未必有回报的,这就要求那些站在产业链金字塔顶的人,有一些雄心与理想。
一个事业要想长久,总是需要投入一些研发成本的。这也是我支持王小帅的另一种原因。
商业化,好听的名字叫等价交换,不好听的名字叫弱肉强食。没有理想的电影商业化,将最终只是一种无性灵的战争。把商业化当作偶像来祟拜,只会又是一个宏大而又残酷的气泡。
(<电影世界>6月号稿件)
一
王小帅又放炮了,在戛纳。他再一次站在了商业潮流的反面,“观众的品味已经被商业片破坏了。”“只强调票房不会有好电影”,凭着他入围戛纳的电影《日照重庆》,他痛快地表达对票房的鄙夷:“中国票房现在1 亿能算什么,将来还会有10亿,都很正常的。但是有几个人真正能够到戛纳这种平台上来竞争?”但同样在戛纳,《日照重庆》的出品人公开表示了对王小帅的不满:“王小帅真是牛,居然能把这么商业的剧本,拍成了个艺术片。”投资方并没有为这部电影的荣升戛纳感到欣喜,而是提前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感到不妙,相较于如浮云的奖项,真金白银更有份量。
这一两年,王小帅的言论比他的电影更好看。他跟中国电影商业化大潮的战斗,以及他所表现出的倔强或者偏执,经过时间的发酵,开始有了一种悲壮的味道。不用管这是不是王小帅内心最真实的信仰,或者说这只是他失意后的过度反应和心理补偿,又或者是这只是一个人习惯性的姿态,他的死硬和长时间的坚持已经说明了问题。
对一个人的判断,并不在于他观念的正确与否,因为正确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它只是党同伐异的一个借口,一种观念上的多数人的暴政。相对于说翻脸就翻脸的观点,最动人的永远是坚持本身。王小帅能够在这种毫无依倚的情况下,坚守着他在这个时代显得老旧的价值观,发出几声不合时宜却真实的枭叫,这,已远比那些与时俱进的聪明人更了不起。
二
现在电影圈重拍片正热,除了即将上映的刘伟强导演的《精武风云》,现在已经曝光的计划还有叶伟信执导的《倩女幽魂》,袁和平导演的《笑傲江湖》,以及据说将会由徐克与李连杰重新联手的《新龙门客栈》,连吕良伟也放出话来将将重拍他和周润发主演的经典黑帮片《上海滩》。
从投资的角度,这当然都是很好的生意。因为这些片子曾经的影响力太大,这无疑省去了一大笔推广和宣传的费用,连票房也基本上可以预期。但从创意的角度来说,这又是个让人沮丧的消息,因为这说明中国电影人的视野是如此狭小和急功近利,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传奇基本上都被他们无视了。即使从电影工业的角度来说,这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中国电影工业在兴盛的初期似乎就在丧失挖掘新题材新故事的兴趣,他们只所以把头转向那些曾经的经典电影,只是因为这些题材很安全,可以保证投资回报率。
说到底,一个产业的发展也是需要先驱的,需要一些勇士,去到那些无人开拓过的疆土,去发现新大陆,找寻新的资源,修筑通往那未知之地的道路。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是未必有回报的,这就要求那些站在产业链金字塔顶的人,有一些雄心与理想。
一个事业要想长久,总是需要投入一些研发成本的。这也是我支持王小帅的另一种原因。
商业化,好听的名字叫等价交换,不好听的名字叫弱肉强食。没有理想的电影商业化,将最终只是一种无性灵的战争。把商业化当作偶像来祟拜,只会又是一个宏大而又残酷的气泡。
(<电影世界>6月号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