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
最近娃满两岁了,可怕的两岁也如期而至。
两岁的小孩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被动接受父母给予一切的小婴儿了,现在的她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很固执。比如说,她想看的书她一定要看到,拿别的书给她,一律扔掉。固执倒也还能接受,可怕的是她现在已然是个麻烦制造者。
她在吃饭的问题上一向令人头疼。在去年应该饭为辅奶为主的时候,喜欢吃辅食不喜欢喝奶,在今年应该饭为主奶为辅的时候,她又开始喜欢喝奶,不喜欢吃饭了。现在更是增添了一项——摔碗。
摔碗,连饭带碗一起扔出去的那种。常常是毫无防备的,在人不经意间。譬如,刚问她要不要吃饭,她说要吃,我就把碗端到她嘴边,她不要人喂,她要自己端着碗吃,我嘱咐她别洒了,她嗯一声,我刚一松手,她哐当一下,碗砸在桌子上,碗翻饭洒。再譬如,她啃完了一个鸡翅,扔地上,我捡起来扔垃圾桶里,奶奶珍惜粮食,低头查看垃圾桶里的骨头有没有啃干净。我抬起头来的一瞬间,看见她已经在餐椅上站起来,够着碗,一把将碗飞了出去,我根本都没有时间反应,撒得桌子上、地上、她自己的身上、我的身上,到处都是。
记不得第一次摔碗是什么时候了,反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第一次起就警告她不要摔碗,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我们教育她的时候,她也是认真听的,只是表情满是无辜与茫然,满嘴答应得好好的,但并不妨碍下一次照摔不误,可见并没有真的听懂。每次见她认真听训的模样,奶奶在一旁总是忍不住笑,她见奶奶笑了,她也跟着笑,还笑得特别开心,那坏事好像不是她干的似的。她屡教不改,奶奶下次想笑就躲着她,转过身去捂着嘴,要么就躲到厨房里。奶奶说起白天在家她干的坏事,她板起脸来训她,总是憋不住几分钟就想笑。奶奶总结道:“我板着脸她也板着脸,我一笑她就笑,没有用。”
晚上下班回来,我坐在她旁边吃饭,晚饭时间摔碗就由我来训她。她把碗摔了后,立刻就低下头偷偷打量我们,如果我们不在意,她就放松,如果我立刻严厉地板起脸瞪她,她神情也立刻变了,啾着嘴,低下头,时不时拿眼偷窥我们,一脸做错事的样子。我要是一直盯着她,她眼眶就慢慢变红,一副要哭的模样。我趁着这个时机教育她,我说:“吃饭不能摔碗,知道吗?”她说:“摔碗。”由于她说话还不利索,只会重复别人话语的最后两个字,我就当她说的是不摔碗。“饭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摔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知道吗?”我继续循循善诱,“摔碗是坏孩子,我们要做一个好孩子,知道吗?”她说:“好孩子。”我说:“下次不可以这样了。”她说:“可以。”奶奶也在一边帮腔:“不可以!”我一边摆手一边说:“不可以,不可以,NO!NO !NO! 知道吗?”她说:“嗯。”我说:“那你好好吃饭吧。”她指着我的碗说:“喝汤。”就着我的碗,喝了不少粥。
教育多次总该会好一点吧,实际上一点效果也没有。摔了碗后还是老路子,一脸可怜巴巴的样子,我们表情一松动,她就咧嘴笑了起来。我只能从始至终板着脸。有一次她把饭往我身上泼,我躲得快,袖子上还是被泼到了一些。气得我打了她的手,打了七八下,她眼里噙着泪,硬是没有哭出来,还是一副懵懂犯错小心翼翼的样子看着我。我说:“既然你把自己把饭洒了就别吃了!”她伸手指着我的碗说:“喝汤。”我把她的手挡了回去说:“这是妈妈的饭,是妈妈吃的,你不能吃。你的饭被你泼了,你没得吃!”她身子还是往我这边靠,指着我的碗要喝汤,我依然挡了回去,并强调:“这是妈妈的饭,你不能吃。”反复挡了几次,她见状无望,哇地哭了起来。我说:“你哭也没有用,你把自己的饭洒了知道吗?你没有饭吃!”她伸手要奶奶抱,我说不许抱,奶奶也说不抱不抱。她哭着要下去,我把她抱下去,她一边哭一边往阳台走去。奶奶看着她委屈的小背影,忍不住笑说:“哎妈,跑阳台上去咯。”
我们在餐厅吃饭,她一个人在阳台上哭,奶奶心软,喊她过来。我出言阻止:“你喊她过来干什么,下次还是给你摔。”奶奶说:“哎呀,行了。”我说:“你别拖后腿呀,教育孩子要坚持到底。”她听到奶奶喊她,她已经往这边走来了。走到奶奶身边,要奶奶抱抱。奶奶也要抱她,我说:“你把碗摔了,不许抱!”奶奶说:“妈妈不许抱。”她原本小了的哭声又大了起来,我说:“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吃饭,不让奶奶抱你吗?因为你把饭泼了,你做错了事。”她哭哭啼啼地往厨房走去。奶奶见状不忍,又叫过来抱在腿上坐着。她眼睛鼻子嘴巴哭得红红的,指着奶奶的碗说:“吃。”奶奶起身抱着她去盛饭,我说:“你把自己的饭洒了,不许吃!”她又哇地哭起来。奶奶说:“你知道错了没?”她说:“错了。”“你对妈妈说我错了。”“错了。”“改了没?”“改了。”
真的改了吗?并没有。奶奶形容她“说话说得跟人种似的”。
奶奶见她哭得满脸通红,带着哭腔可怜兮兮地说着错了改了,总忍不住要哈哈大笑,她也马上破涕为笑,笑着笑着又哭起来。我见惯了她的套路,坚持不许她吃饭,她见状,又要哭,奶奶转过身去,偷偷喂她,我说:“你这样能管好孩子吗?你就拖后腿吧!”奶奶对她说:“不许摔碗了啊,下次再摔,奶奶也不给你吃了啊。”“嗯。”
她吃饱了饭,跑到我腿边,抬起小脸看着我说:“看书,看书。”我说:“不看不看,妈妈气还没消呢。”她又哇地哭起来,我说:“知道妈妈为什么不带你看书吗?因为你把碗摔了,你做错了事。”她抬起泪眼说:“噢。”奶奶说:“别让她哭,带她去看吧。”
我重复了这么多次,应该能给她留下点印象了吧?一丝也没有。
有的时候我训她,她扬起小手照着我的头就是一巴掌,我严肃对她道:“不可以打妈妈!”她抬起手又打了我一下,我拦着她的手,更严肃几分道:“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不可以打人!”她脸上几分委屈几分茫然,喃喃重复道:“打人。”我纠正她:“不能打人!”她还是重复着“打人”,我说:“不可以!不可以,知道吗?”她跟着我说:“不。”
我下班回到家,奶奶经常跟我告状,她又薅她头发,紧紧抓着不松手。奶奶情景再现:“就这样,她薅我头发,我也薅她头发,我跟她说不许薅奶奶头发,有时候她就松手了。”奶奶所谓的薅她头发,就是手掌覆在她头上做个样子,并不真薅,所以很多时候这个方法并不管用。带她出去玩的时候也会薅奶奶头发,旁边别的老奶奶见状,跟她说不要薅奶奶头发,她居然还肯听别人的话,就松手了。
娃不听话的时候,奶奶经常威胁她说,砸,砸。我跟奶奶说以后不要再在她面前说打啊砸的,孩子有样学样,以后在外面玩,打了别人家的小孩就不好了。
她爸周末在家,昨天下午,我们带着她一起出去取快递,顺便放个风。她不要爸爸抱,只要我抱。我们拿了快递往家里走,她不要回家,想要出去玩,我跟她说我们得回家,她不乐意,伸手就打我。她爸说:“不可以打妈妈,快跟妈妈说对不起。”对不起三个字她说不利索,她爸让她说sorry,她瓮声说了sorry。
晚上她爸坐在她旁边吃饭,她又摔碗了,我又板起脸训她,她抬起手在她爸头上啪啪几下。
我正色道:“不可以打爸爸!”她看着我的同时,啪啪给她爸又来了几下。她爸委屈道:“你妈训你,你打我干什么。”我训她一句,她就打她爸几下,我实在憋不住笑,训不下去了。她见状嘎嘎嘎地笑起来,高兴地又拍了她爸脑袋几下。
正在码这篇文章的时候,奶奶做好了午饭,让我喂她吃饭。奶奶专门给她做了昂刺鱼。我夹了些鱼肉将鱼刺挑出来,放到她碗里,准备喂给她吃。她不要我喂,也不要坐在餐椅里吃,而是要把碗放在小圆凳子上吃。我担心她又要摔碗,蹲在她对面,时刻准备着。她老老实实吃了几口鱼肉和米饭,吃到鱼肉还高高兴兴地说着“肉肉,肉肉”,我以为她下一步是继续用勺子挖米饭放进嘴里,没想到又是一把将碗掀翻在地。
她爸拿起父亲的威严道:“把米饭捡起来。”她也乖乖地蹲下将米饭抓起来放进碗里,地上剩下的一点细碎的米粒和鱼肉,她捏起鱼肉,放进嘴里说:“肉肉。”她爸发号施令道:“把碗里的饭吃了。”她用勺子挖一大勺放进嘴里吃了。在厨房里忙活的奶奶道:“你就算让她把地上的饭吃了,她也能趴下吃了,跟小狗似的。”我要把她碗里的饭倒了,奶奶留下说要喂阳台外的小鸟。
等我们开始吃饭的时候,她就愿意乖乖地坐在餐椅上,伸手要够玉米排骨汤里的玉米,奶奶将不锈钢叉子叉好的一段玉米递给她,她接过去啃两下又扔了,我拿起来感觉玉米有些热,吹了吹递给她,她接过去安静地啃起来。期间她要抢我碗里的玉米,拿起来又扔回碗里。趁我不备,左手端起我的碗又立刻松手,哐当砸在桌子上。她爸见状,又拾起老父亲的威严,调转手里筷子的方向对她道:“把手伸出来!”她看着她爸,伸出右手,她爸轻轻在她右手心敲了几下,道:“还扔不扔了?”她道:“还扔。”我道:“不是这只手扔的。”她爸道:“哪只手扔的?”她毫不犹豫地立刻又伸出左手,她爸又敲了几下,又道:“还扔不扔了?”她道:“还扔。”她爸两只手都敲了几下,又道:“还扔不扔了?”她道:“扔。”她爸难以置信,又问一遍:“还扔?”她道:“还扔。”
我和奶奶在一旁爆笑,她也咯咯大笑。她爸垂下筷子,老父亲的威严荡然无存,嘴角带笑无奈道:“我管不了了,管不了了,以后我不管了。”我道:“你这才管几次就不管了,爸爸就这么好当呢,该管你还得管。”她爸道:“哎呀,我心太软,下不了狠心,还是你们来。”
待她啃完四段玉米,估计也是吃饱喝足了,又开始作妖。她捡起啃完的玉米段,往我碗里扔,往排骨汤里扔,还不过瘾,一把又将盛昂刺鱼的碗掀翻了。奶奶忍无可忍,抡起筷子敲了一下她的手,她终于哇哇地又哭了起来。
最近我挺为此事犯愁,也不知该怎么解决。买了《可怕的两岁》这本书,读了一小半,还没找到答案。我们严肃她也严肃,好像真的懂了一样,可是第二天还是照犯。我们笑她也笑,没心没肺的。也可能这段时间她只是纯粹地不想自己吃饭,要吃我们碗里饭,只是不知道这段时间要持续多久。作为新手父母也有两年了,还是时常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生怕一个不恰当给孩子留下一个阴影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