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
查看话题 >闲适日记 67 | 爸爸的电话
我父亲是一位精神病人。
如果说小时候因为敏感和自卑,对这件事还有所避讳,长大后,则慢慢看开了。
我总觉得,如果我自己都把它当成是件需要遮掩的事,那别人就更容易大惊小怪,只有我自己不把它当回事儿,别人才不会对我另眼相待。
所以,我身边的朋友、熟悉的同事、关系亲近的同学,基本都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不会刻意拿它作为谈资,但如果别人问起,我也不会隐瞒。
至亲有这样的病,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压力,包括我去学心理学,初衷也是为了能更了解这种病,未来可以更好地照顾我爸爸。
在我国,平均每10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患有精神病——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也是一个承担了非常多歧视与误解的群体,每一个精神病人都有强烈的病耻感,除此之外,病人家属也会承担巨大的压力与负担。
因为父亲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病,从小到大,我陪他经历了很多次病发、入院,非常了解这类病人所面临的痛苦与社会歧视。
作为病人家属,也要承担非常大的负担与心理压力,同样需要支持与疏导。
曾经,因为觉得父亲入院治疗会被关起来、绑起来,会被电击、会被虐待,十年前我爸再一次复发时,我姑不支持送我爸去住院——当然,这些都是源于对精神病治疗方式的误解。
精神病是脑疾病,病人是无法自愈的,这种病通过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的,精神病人康复后,和正常人是没有区别的。
当时给医院打电话求助,医院的说法是国家出台了新政策,精神病人必须自己同意入院治疗他们才能收治,如果出现了伤人毁物的现象,建议我们打110,让警察强制送过来。
精神病人在病发时是不认为自己有病的,这也是精神病的一大病征。
情绪躁郁的状态下别说去医院了,连睡觉、吃饭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功能可能都不能遵循,但我父亲又没有严重到伤人毁物的状态——在他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在他沉浸在被人迫害的幻听幻觉之中的时候,依然想到是要保护我、保护家人。
而我又真的不忍心通过拨打110、让警察强制押送的方式送我爸去住院——我不忍心,真的不忍心,他是我的爸爸啊,我知道他有多介意自己有病这件事,我知道他有多怕人瞧不起,我真的无法狠心作出这样的决定。
后来,我通过朋友辗转认识了安定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帮我爸开了可以治疗的药物,这种药是一种口服液,无色无味,可以由家人暗暗添在病人的水和饭里,我便一直坚持每个月去给我爸取药,嘱咐我姑偷偷给我爸吃。
现在,十年过去了,父亲的病有所缓解,但也进入了慢性衰退期。
我有时候甚至会想:是不是我爸现在这个糊涂的状态,感受反而会好一些?
他终于不用再担心有人说他是“精神病”、不用担心有人会瞧不起他了。
曾经,在我爸的病没有复发的时候,出去散步时,他甚至不愿意和我并排走在一起。
他会嘱咐我离他远一点,他说:“要不别人会以为我又犯病了,你在旁边看着我呢。”
而在家的时候,他也常常心情抑郁,对我充满愧疚,觉得因为他的病而让我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
至少现在,他终于不用为这些事担心了。
但转念又想,我有什么资格去决定我父亲的人生呢?
我有什么资格去决定我父亲应该怎么过?? 自从开始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开始了解这种病,我才知道精神病是有最佳治疗周期的,才知道这种病如果延误治疗,病人会进入衰退期,药物会很难再起到作用。
自此,我更加觉得是我耽误了我爸,是我的懦弱与无知害了我爸爸——对此,我非常地自责、悔恨。
我无数次希望时间可以倒流,我能有机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但这世上毕竟没有“如果”。
如果我当年能狠下心来,让警察出面帮忙强制我爸入院治疗,我爸的病肯定早就好了,我们都不用再面对疾病带来的这些悲伤、痛苦与无奈。
如果在我父亲当年刚犯病的时候,有人能帮帮我,哪怕是跟我解释一下精神病的治疗关键期和重要性,我是一定会送我爸去住院的——即使是通过在我看来最惨烈的方式。
很可惜,在我当时的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
没有让我爸得到及时的治疗,是我至今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与悔恨。
因此,我也一直希望我能有机会帮助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避免他们重复我和我父亲的遭遇。
所以,我就更加不避讳通过社交媒体去谈论我父亲、谈论我父亲的病。
上周,我写了篇日志,写我一个大学同学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对我人身攻击。
其中,她最喜欢拿来做素材的一条就是:“她(指我)精神不正常、心理不正常,是家庭遗传,她家就有这样的病根儿~~所以才去学心理学自救。”
我跟我老公说,从小到大,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拿我父亲的病来攻击我的人,我没想到真的有人会拿‘精神病会遗传’这种恶毒的话来诅咒我。
仔细想想,她倒也不是第一个,上一个是我前男友的父母。
当初我和前男友恋爱两年多,正准备结婚,却发现前男友在和我交往的过程中一直偷偷在婚恋网站征婚——从我俩开始交往、到最后被我发现,一直就没停过。
打开微信,会发现他同时和好几个女性聊骚。(最后,他还真和其中一个女生结婚了,这是后话。)
我表示无法接受,他的解释是:“我是爱你的,但一想到以后结婚了就没有其他选择了,我就很有压力,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排解一下。”
他父母之前对我还算凑合,当发现我们的关系产生裂痕后,则强烈要求他儿子与我分手。
他们说:“你爸的病我们去医院问了,这种病是会遗传的,即使遗传概率只有1%,让我们家赶上了,也是100%,我儿子一辈子就让你给毁了!大街上那么多人,他找谁都不能找你!”
尽管当初我前男友追我的时候,我就把我父亲的情况坦然相告,并告诉他:“如果你能接受,我们就相处,如果不能接受,就算了。”
尽管当时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他是能接受的。
但现在想想,大概能接受、能一起谈恋爱,和能否结婚、能否一起承担责任,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吧~ 所以,我现在会格外感谢我老公和我公婆。
也真心感谢我前男友,感谢他当年的不娶之恩。
我老公在得知我父亲的情况时,对我说:“谁家能没个病人?谁的父母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你只是比我提前一些年承担责任而已。”
我公婆知道后则是非常心疼我,他们觉得我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很不容易,一定吃了很多苦。
他们非常尊重我,从不在我面前主动提起我父亲的病,甚至看电视时碰到有“精神病人病发伤人”之类的新闻都会马上换台,怕我会觉得尴尬。
(并不是所有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倾向,会严重到伤人毁物的精神病人比例就更少,希望大家不要被新闻媒体所误导,这个群体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非常需要社会的尊重与认同。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不用特别为他做什么,只要不让他看出来你在看不起他、不要拿异样的方式对待他就好。) 我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再加上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成熟,我更加不觉得我父亲的病对我来说是一件需要遮掩的、会给我带来歧视和耻辱的事。
但我知道,很多精神病人的子女是没有我这么幸运的。
因为我姑姑常年暗暗帮我给我爸服药,我父亲的病情还算比较平稳,只是经常发呆、愣神儿,不爱出门,会有幻听和偏执思维,偶尔比较急躁、爱发脾气,但好在可以自己洗漱、做饭,生活是可以自理的。
自从开始去心理学所上课,我才有机会系统地了解我父亲的病,才知道这个病大部分源于先天的脑神经发育不良,而家人的交流与互动,对缓解精神病人的退缩症状很有帮助。
于是,为了尽量延缓父亲脑退化的速度,我从几个月前开始,就坚持每天至少给他打半个小时的视频电话。
每天视频电话的聊天内容也很日常。
基本就是问他今天吃了什么,昨天几点睡的、今天几点起的,睡得怎么样,吃没吃水果,今天心情如何、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也会刻意去问他某道菜怎么做,或者引导他回忆一些他小时候或者我小时候的趣事,目的就是为了激发他交流的兴趣,引导他主动去记忆和回忆。
我还会通过视频向他展示我的公司、我的办公环境、我回家路上的风景、我今天午饭要吃的菜……
我想让他参与到我的生活中来,
我想让他体会到他和我的生活是有连接的,
我想让他从心底里知道、也让我自己时刻铭记:我永远永远都不会放弃他。
几个月坚持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沟通的时候,我爸的逻辑很清晰,会主动与我分享他的想法和当天做了什么,有问必答,偶尔也问我吃没吃饭——要知道,精神病人发展到后期,其中一项症状就是情感淡漠,会失去关心别人、对事物感兴趣的欲望。
所以,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句“你吃饭了吗?”,也能让我感动半天、幸福感爆棚。
这种交流多了,很多时候,我甚至会忘记我父亲是一个精神病人。
我甚至有一种错觉,觉得我爸的病已经好了,我的爸爸就和其他人的爸爸一样,也是一个健康人。
但是,我也不是每一天都是孝女。
有时候,我也会累,也会感到疲惫,也会想逃避——特别是当我自己遇到难事、心情不好、状态不好的时候。
这种时候,我就会躲起来,不和家里联系。
上周,就是这样的情况。
先是周五晚上登陆公众平台,发现又被我那个同学骚扰了,面对各种不堪入目的辱骂和冷嘲热讽,肯定不可能没有情绪起伏,但好在很快就调节过来了。
一看表,已经晚上十点多了,就没联系我爸。
周末两天则是各种偷懒和散心。
在我内心深处,我会把家庭责任看作是对自己的束缚。
在大多数时候,我和父亲的沟通是以我主动问询为主的——我会把它看成是我一项应尽的责任,而很多时候,我是无法从这种责任中获得快乐的。
之所以坚持,更多是为了一份心安,为了能多少平衡一下内心的自责与内疚。
而一到周末,我总会产生一种不想面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坚持了五天,我总想在周末的时候也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不必每天都背着负担、去履行义务。
我一般两周会回家看一次我爸,而每次回家之前,我都会纠结犹豫——既不想回家,又放心不下。
毕竟,很多现实自己是无法改变的,每次面对,都意味着要产生巨大的无力与挫败感。
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而当我不回去陪我爸时,我也并不轻松。
我的内心会弥散出强烈的内疚与自责——既想休息一下、想有自己的生活,又觉得自己很自私,没有尽力照顾好我爸爸。
于是,常常陷入这种左右摇摆中,虚弱无力地混沌而过。
所以,周末是我最容易纠结懈怠,最容易逃避现实,最容易虚度,也是最容易有负罪感的时刻。 我和我老公说:“即使我不回家,我也并不觉得轻松,甚至觉得自己过得幸福是一种自私,因为这些快乐是无法和我爸分享的。”
我常常想,如果幸福能是一块饼就好了,我真的很想把自己的幸福撕下来一大块,送给我爸爸。
可惜,生活毕竟不是童话。
今早,我正化妆准备上班,手机响起,是我爸的电话。
我马上意识到我已经三天没和他打电话了。
我问我爸是不是想我了,他说:“是,问问你在干嘛,知道你没事就行了。”
于是和他解释,最近两天事多,没顾上给他打电话,现在我着急上班,一会到公司给他打过去。
我爸说:“忙就没打了,没啥事。”
——你看,真的和普通的父女之间的对话没两样,对不对?
到了公司,处理完手上的事,给我爸打完电话,开始敲这篇日记。
每当我状态不好、迷失迷茫的时候,我爸总会用他特有的方式叫醒我。
每次,我都会有一种从混沌中恍然惊醒的感觉,都会由衷地感叹:
“哎呀~我在干什么啊?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去做呢!”
嗯,谢谢爸爸。
附上多年前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日记。
希望至少在我的友邻中,能有更多人了解精神疾病,不再歧视这些病人和他们的亲属:
今天小熊不吃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否极泰来的决心 (34人喜欢)
- 保险经纪人日常:无心插柳 (11人喜欢)
- 我突然发现:一直看不起我的,是我自己…… (21人喜欢)
- 不婚不育、但有钱,如何从容养老? (4人喜欢)
- 当我老公遇到“中年危机”…… (2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