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爸爸说:我一直在弥补对他缺失的爱
小贺给我的第一印象特别好,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很水灵。上课时总是积极和我互动,聪明活泼又机灵。当我说要找小助手时,他也积极响应,成为了我的小助手。
开学第三天,在操场做操时,他自己原地旋转,摔倒了,鼻头上蹭了一些灰,大概自己也摔疼了吧。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也就是平常的语气,但他什么也没说。从那以后他上课开始不认真听讲,总是和同桌说话,或者转到后面和后面同学说话,要不就是接话,和我反着来。我还没搞清楚是怎么个情况呢!小贺来和我说,他不想做我的小助手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就是不想了。于是我就选了其他同学做了小助手。
从那以后,他和我的关系忽远忽近。时而上课热情回应我,时而多次提醒依旧我行我素。反反复复好几次之后,我大概了解了他的一些脾性。
在这两个多月的相处中,小贺一直都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也对他关注很多。但是因为班级同学较多,也不能总是把关注点放在他的身上,毕竟要兼顾到其他同学。但是,一旦没有如他所愿,他就有点生我气的意味,有点我行我素了。
上周五小贺单元检测时不认真答题,我多次提醒他依旧如故,最后交卷时作文只写了一大部分。想起第四单元考试他的作文没写完,我给他时间让他写完,他也不写了。已经连续两次这样了,想着他再这样下去真的不行。
于是,给小贺爸爸发了消息,问问小贺最近在家的学习状态如何。贺爸爸也特别真诚,和我说小贺在家的状态以及小贺的性格特点。
后来给我打了语音电话,说了很多,听得我有时候真的热泪盈眶。
贺爸爸和小贺的妈妈是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就结婚了。结婚之后,小贺妈妈就怀孕生下了小贺。贺爸爸在安康工作,小贺的妈妈一个人在延安带着小贺。这一带就是五年,贺爸爸每个月回去两次,也特别折腾。
他说,在小贺三岁时,他回家,小贺竟然忘记了这个男人是他爸爸,对妈妈说:妈妈,舅舅来了。贺爸爸说他当时心里真的特别难受。
小贺的妈妈是个性格内敛的人,五年的带孩子生活也把小贺的妈妈困在家里,哪儿也去不了,平时也很少带小贺出去外面,也怕他生病感冒。小贺的妈妈的生活的中心也都在小贺一个人身上,长此以往,就造就了小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都得顺着他的心理。
小贺五岁时,贺爸爸把小贺母子俩接来了安康,打算定居在这个小城里了。说小贺刚来安康的时候,也不爱说话,平时贺爸爸的朋友、同事、领导主动和小贺说话时,他总是一副不理不睬,很生气的样子,贺爸爸特别无可奈何。
贺爸爸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小贺能够健健康康成长。他很后悔当初为了事业让自己的儿子在最需要得到爸爸的关爱的时候出现了空窗期。但他自己也没有怪小贺的妈妈,更没有什么自己资格去怪小贺的妈妈,母子俩在延安的那五年,小贺的妈妈就像坐了五年的监狱。他在不断弥补,他在挽回,他希望自己能让小贺有一些改变。
小贺在他身边的这几年慢慢变得开朗了很多,也爱表达自己,爱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了,但是依旧有些“欺软怕硬”,如果谁对他温柔,有一点没有顺着他,他便会很生气,会很犟,会和你对着来。但如果有人对他态度特别强硬,他反而会软下来,大概小贺就是典型的“吃硬不吃软”的类型吧!
在电话里,贺爸爸句句恳切,对家庭教育自己的缺失的反思也让我很感动,说也很感谢我没有放弃他孩子,给予小贺耐心和宽容。在我心里,每个孩子都值得被耐心和爱去对待,我也正是这样做的,也希望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不知不觉在电话里和贺爸爸说了好多好多,虽然还没见过贺爸爸,但在我心里已经给贺爸爸盖上了“好爸爸”的印章。我为小贺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感到开心。
关注孩子内心成长,学会反思,并做出行动,真的是父母需要好好学习的一门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