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课堂笔记(1)
授课教师:韩茂莉
注:本课堂笔记一共13讲,但很不幸,第4、第5讲《中国历史政区与地方行政制度》因为不明原因仅限我自己可见。这两讲从历史地理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如今省级行政区划的形成原因,我个人认为是非常精彩的两讲内容。希望有遭一日这两讲可以重见天日吧。
历史地理学科的内容
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的研究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所有不属于当代的和空间有关的范围都属于历史地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等著作。《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左冯翊,故秦内史”,内史是类似首都行政区的行政单位。之后向下追溯,介绍名称、人口等,直至王莽时代

20世纪初期张相文成立中国地学会,创立地学杂志收录历史地理文章,引入西方地理学研究,研究自然地理。到30年代的顾颉刚创立专门研究地理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
历史地理学和沿革地理学的本质区别。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而且还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这门学科的用途。
古代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体现在历史时期的与地理有关的谋略。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曾经有过有东周和西周两个并列政权。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不断沦落,仅仅相当于小诸侯,且内部不断发生争斗,分为东西周。西周在洛水上游,东周在下游。东周想种稻子,西周不下水,就请求苏秦。苏秦和西周国君说如果不下水,东周不种稻子就会种其他作物,而如果放水就会破坏其原本种的旱地作物。于是两方奔走完成了任务。这是利用两国的地理位置都临近于洛水相关实现谋略。

战国时秦国的力量日益增强,想到洛阳谋取九鼎。于是周臣颜率试图阻止秦人问鼎。他到齐国述说此事,表达了把九鼎送给齐国国君的意愿。于是齐国就出兵威慑秦国,迫使秦国打消了念头。之后齐国想要拥有九鼎,颜率就问九鼎从何路运回,答曰沿黄河经过魏国大梁运到临淄。颜率说魏国同样想谋取九鼎,不能从此路走;齐王又提议转到楚国附近运送,颜率又说楚国早已有问鼎中原的野心。最后颜率说得天下者,在德不在物,即使九鼎可以运回临淄,每个鼎也需要九万人才能拉动。最终周子保住九鼎。

《左传》中还记载有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
农作物在地理上转移的历史。
《天龙八部》。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神雕侠侣》。(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但是在宋朝这辣椒和玉米都只在南美洲生长,直到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
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中,孔子先在卫见南子,经过宋国、郑国,困于陈蔡之间,到楚国之后又得到衣食。

《汉武大帝》电视剧中,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要给汉武帝沏茶。茶原本在中国山区很早就有种植,但是在东晋茶仍被当作药物。直到唐代经过各种加工后才作为饮品,有陆羽写作《茶经》。
现代热兵器时代,战争谋略没有界限;而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谋略和地理紧密相连。
-
行走的兔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19 1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