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人之下》漫画前400话小感
忽然觉着,我们的文化中,对“求长生”有些过分的执着。这漫画里面,有许多关于西游记的解读,当然大概率不是作者的原创,可能前代有相似的论述。说起来,我对西游记最大的印象就是猴儿去学艺,师傅要教他算卦,打坐,猜谜,下棋,他一遍一遍的问“可得长生乎?”,被回答“镜中花,水中月”。啊哈,对西游记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一段,不知何时以何种形式让我印象如此深刻。
说到一人之下,前四百话,八奇技也好,修内丹也好,不过是一心追求长生的法门。作者的总框架还是不错的,框架结构有很多《盗墓笔记》的影子,而人物设定有很像动漫《我的英雄学院》。我猜测大走向是先让主人公去解谜,发现追求长生的目的,到最后为了达到这目的的所有措施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深一层,不过是人们勾心斗角的产物,阴谋套阴谋,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剧情还是很好的,深度也够,就怕像盗墓笔记一样没原则的渣人。
其实,有一点违和感。宝儿姐设定上为什么不会固定时间失忆,比如一甲子,或者一百年失忆一次。这很重要,也是必须的。
因为,细想什么是长生,或者什么是人。对于社会的个体来说,记忆。记忆是全部,失去所有记忆从头开始意味着死亡和新生。
地球上的生物有一个很违和的地方,记忆无法传承。这对于文明来说是天花板性的限制,随着这个社会知识越来越多,从零开始获取知识的路程预加漫长,吾生也有涯,在原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难度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会饱和。如果一个三岁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个死去人70年的全部记忆,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个人。未来,我觉着未来最先产生的实现长生的途径并不是改造自己的身体,而是保留自己的记忆植入新的身体。
可这又会陷入一种绕不开的思考“我是谁”。姬无命思考过,后来他死了。如果人的本质是基因的话,上面所说记忆没法传承是片面的。我们可否认为出生即得的本能是基因传承的产物(吞咽,抓握反射)。只是我们理解的记忆太渺小了,太不足一晒了。基因是以亿年为单位传承。我2020十月十六日今晚吃了什么这种事,在我的一生是不需要被记住的。(吃的火烧,青椒肉的,挺好吃)。几亿个体的死亡,在基因的传承中也是不需要记住的。如果都是14岁生殖,一亿年单父系或者母系有714万人,几乎完全一致的基因,甚至社会关系都跟现在大同小异。如果人的本质是基因,那姬无命还真没想错,还真是,我杀了我。毕竟,都一样。谁死了都一样。
发现我是一个内道外儒的人。一想到都一样,还有什么值得去追求的吗。全即一,吾即道。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得失气运,都变得可笑了起来。
最近觉着身体好硬,经常一用力手腿就要抽筋一样,啊,该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