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和商业片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在谈论一部电影究竟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
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
商业与文艺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电影领域百花齐放,
各种类型的电影曾出不穷,
其实我们很难去真正界定所谓的文艺片商业片。

/何为文艺片/
电影《楚门的世界》
有人说,主题比较文艺的就是文艺片,其实有很多反例可以举出来。
因为,任何一部电影,都是有他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和主题的。
这种价值观和主题的传递是每一部电影都会承担的东西,所以以主题是否文艺来界定文艺片与商业片,是以偏概全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文艺片就是以讲述剧情为主的电影,代表是《辛德勒名单》、《乱世佳人》这种。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电影明明就是商业巨片。
《辛德勒名单》、《乱世佳人》都是标准的大投资、大制作,《辛德勒名单》启用了当时红极一时的连姆·尼森和拉尔夫·费因斯两位大咖级别的演员;
而《乱世佳人》更是囊括了当时正当红的克拉克·盖博、费雯·丽、奥利威亚·德哈维兰等重量级大咖,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铺设大场面。
文艺片是指凭借技巧、意愿和想象力精研等综合人为因素融合与平衡以创作的作品,这种有较高的美学追求,拉开了作品与一般人的距离。
它不以夸张的电影特技和匪夷所思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眼球,而是关注一些深层思考如生命、人性、哲学,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影片。
它通过导演的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使观众深刻的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影片拍摄的最终目的。
去年11月,小成本文艺片《无名之辈》在一众大片面前杀出重围,凭借绝佳口碑实现7.9亿元的票房逆袭,让不看好文艺片的人大感意外,也为无数小成本影片的创作者注入信心。
同样成功的例子还有去年上映的《无问西东》,该片取得7.5亿元高票房。
相对商业大片,文艺片的制胜法宝在哪里?
从已成功的电影来看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要有精良的制作。
《无名之辈》剧本够强,故事复杂却能自圆其说,中间还夹杂了不少笑点,一众演员表演精湛
《无问西东》拥有章子怡、黄晓明、张震等明星,但更为打动观众的是戏中人物怀抱理想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既有壮志激昂的家国情怀,也有细微的情感探讨,让人动容。
这说明,文艺片并非晦涩的代名词,一部好的文艺片同样需要一个好看的故事,而好看的文艺片同样可以受到市场欢迎。

/何为商业片/
商业片这个概念,是相对于艺术片而言的。
商业片是指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平的影片。
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启用了那么多大明星、大导演来为影片撑腰,又有通俗易懂的剧本故事,花了这么多大价钱,其实为的就是一个票房,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就是商业片。

商业片的一般性特征:
1.商业片集合了多种商业元素,例如当红明星、知名导演、复杂的特效、大投资、大规模宣传、全国或全球同步上映等。
2.商业片,特别是美国商业片投资巨大,票房回报更大,但并不是每部商业电影都是成功的。
3.商业片的主要作用是娱乐和休闲。商业片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票房!
代表影片:《阿凡达》、《虎胆龙威》、《变形金刚》、《终结者》、《钢铁侠》、《007系列》、《X战警》、《猩球崛起》、著名灾难片《2012》等等

/该如何区分商业片和文艺片/
事实上,到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界定,文艺片和商业片并非泾渭分明。
许多优秀的商业片在思想上和探索方面丝毫不逊于文艺片。
相反,很多文艺片在叙事、抒情、表意上远不及商业片。
而且,很多影片更本无法明晰分类,不仅具有商业元素,而且也不乏文艺精神。而且这种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正如那句最好的艺术片,肯定也是最好的商业电影 !

了解更多影视知识 关注公众号:影视资质查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