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迷幻之地的“毒品——《超现实主义》书评
在过去我其实并没有接触很多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但在我有限的艺术常识的阅读和学习中,那些有着超现实特征的作品更容易染我留下印象,产生喜爱。因此,了解真正的超现实主义的内涵也就顺理成章了。

正巧在书店发现了这本名字简单粗暴的,非常专业垂直的普及书,那不如就从这开始吧。
书的脉络很清晰,整个阅读过程非常顺畅不晦涩,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友好。虽然对于我的用处不大,但附录中的相关名词解释,艺术流派的发展时间表,延伸阅读&引用文章目录和艺术家索引不管对于是将这本书作为消遣拓宽知识面还是作为研究的参考资料来阅读都非常方便有效。
也许是因为超现实主义本身就是属于现代艺术的范畴,整个背景环境和用来解释的语境都非常容易理解,也符合同为现代人的我内心的某些想法。
和我所知道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相比,以超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艺术流派的确更加注重内心的主管表达和抽象的情绪,而不是一目了然的主题和有着明确规则和技法的学院派艺术。
这和整个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崇尚个性,不爱束缚愿意打破规则,为了艺术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创造出更多没有规则的艺术来。
——但也许,是因为古典艺术已经发展得至臻完美,我们只好另辟蹊径?
我想,超现实主义作品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也许就是在那以梦境为基石的想象世界里。他的表现形式的如此的夸张怪诞,但作品的情绪却并不会因为你看不懂创作者的意图而在感受情绪上受到损耗。
这一点非常神奇,我想这些超现实艺术家们一定已经掌握了一套虽未著书立传但了熟于心的能越过表象触动人心的方法。
包容性和幽默感也是我在其中感受很深的地方,他没有具体的规则,不管你是因何而创作——甚至是因为一场无意义的游戏而产生的作品,只要能达到“美”“引入错乱的感官”也许就是超现实。
这种对梦境和幻境的追求,有些像我曾经了解过的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在我读《异国绮谈》时,就曾自己总结过浪漫文学作品的特征就是美,美得高出真实所以好似在梦中。
而这种梦幻特质并不止在这两种风格中体现,书中提到的许多流派正等着日后再慢慢了解,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和联系。这样如同挖宝一般有所期待又随机出现的发现和巧合,正是支撑我不断阅读和研究的动力所在。
关于这本书其实可以说的很多,但无非是将内容二次传播难免有错漏,不如就写到这里,等你有朝一日对超现实主义有了好奇时再寻来研究一二,获得独家的感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