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梵高作品,制作星空万花筒—— 英伦云小学艺术激励日

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北部曾德特镇一个牧师家庭,他自幼性格孤僻、缄默木讷而腼腆。 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被贫困和窘迫追杀的疯子。他一生只有一个朋友,颜料和线条,艺术对他而言,是魔是妖,是一生唯一的伴。 从27岁学画到37岁离世,文森特•梵高在短短的十年里画了两千多幅画,他死后,每一幅作品都是天价,可是生前却连土豆都吃不起。 如果你观赏过梵高的作品,会发现在梵高一生的画作里面,最常用的两种色系,一种是黄,另一种是蓝。
即便在他的画作当中,总是充斥了浓烈鲜艳对比性强的色彩,但是黄与蓝两种原色最能凸显他内心对于一幅绘画作品最根本的情绪表达。 他迷恋的天空与旷野,他迷恋的星月与花朵,蓝与黄的鲜明对比,像极了一种两极生活状态的极致体现。
一种是渴望生活,而另一种是沉溺孤独。他是以生活的黑暗,画下笔尖的灿烂。

梵高在作画时:“一只偷食的乌鸦都能让他开心,这个人到底是有多寂寞”。
无论经历怎样的内心挫折,都没有让他停止绘画,这种执着也是造就一个绘画大师最根本的条件。即便是沉溺孤独,但在他的作品当中,也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希望与灿烂的表达。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连接着前世今生,人类恒古不变精神情绪状态表达的根本原因,让梵高及他的画作一直都被人们津津乐道,流传不息。
梵高的艺术就是这样,纯粹的能够看透我们的心。
在世俗与现代变革交相辉映的时代里,我们每一个人常常会因为周遭的事情,变得失去了自我。 当自己的爱好被父母说成玩物丧志、当自己的想法被老师说成异想天开、当自己的冲动被朋友说成不够成熟、当自己的爱情被亲戚说成不太懂事、当自己的理想被社会说成不太现实。

11月英伦云小学艺术激励日,我们和Kelly老师一起通过学习、欣赏和动手制作万花筒来感受这位艺术家的艺术魅力。孩子通过课程不仅能学习关于艺术的英文知识,更在参与过程中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快快扫码加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