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同居日记9
------《82年的金智英》读感
其实有一阵没有读书了,上一次读完一本完整的书,还是上次封城的时候。《当你象鸟飞往你的山》,读了英文原版,写的很顺,读的时候没有太大困难想要停下来或者跳过去。本来很随机的挑了这本《82》,读完想起《当你》,在男尊女卑的大环境和小氛围里,奋起反抗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是一件何等困难的事情。
读金智英的时候,没有像《当你》一样一字一句,一是太久没有读书,看中文脑子有点浮躁,二是情节也略有所知,韩国的父权社会模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有时候也带入反思,反抗说起来是何等容易的事情,但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如果不决绝到众叛亲离,彻底离开,想要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人,谈何容易。
我的妈妈来自一个这样的家庭,外婆三儿两女,妈妈和姨妈是两个老大,姨妈很年轻的时候就插队落户去云南,外婆便从此不再过问,像是没生过一样。妈妈大不了几岁,从小要担起家务,照顾三个舅舅。从懂事开始,她的愿望就是快点离开家里,于是初中毕业后她便选择了卫校高职,寄宿学校,我想这便是她反抗的第一步。映像很深的是,妈妈说那时候偶尔回家,从家里拿一块肥皂,都是要付钱给外婆的。而三个舅舅从来都是家里的东西信手拈来,外婆对他们视如珍宝。
妈妈年轻的时候面容姣好,很多男人追求,但她常对我说她选择爸爸,当时与其他追求者相比,并不多金和帅气的爸爸,因为爸爸很老实,什么都听他的。事实如此,从我有记忆开始,家里大到买房,小到庭院里用哪种吊兰,都是妈妈做的决定。我也从未觉得爸爸软弱,事实上妈妈把家里打理的很好,当然我们作为家人,有时候也对她的强势表示抱怨,但也仅此而已,在我眼里,爸爸一直是一个极为尊重女性的好男人,也成为我长大后择偶的第一标准。在家里爸爸永远都是服从,也是因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概念,在我的观念里,并不深刻,甚至没有。直到长大后,这一主题才渐渐在我脑子里开出花来,才意识到原来在很多地方,作为一个女人,要经历如此多的艰难才可以平等的作为一个人。
来到法国以后,这一主题也从未停止过,从波伏娃的《第二性》到如今的me too,永远有人在为此做出努力和抗争,有时候我有些羞耻未曾在这些抗争里尽过一份绵薄之力。但我始终心怀感激,我这一生中所经过的每一步,接受教育,在工作中领导,辞职,开酒吧,离开,出国,对有些人来说,是天粟马角。
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女人,读起《82年生金智英》的时候,都可以不再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