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的斗争与平衡
上个月,家里来了两只猫:大猫,3个月,中华田园猫,白色;小猫,1个月,美短,灰黑色。
养两只猫,初衷是彼此有个伴儿。但现实走向了反面:两只猫一见面就打架,互相咬。大猫比小猫大,处于上风,但大猫性格比较和气,且战且退,不主动招惹;小猫比大猫凶悍,整体处于劣势,但小猫频频亮剑,即使被咬得哇哇叫,起来还是继续进攻。
我担心大猫欺负小猫,也担心小猫再长大一点欺负大猫。于是,我采取了如下原则:任何时间,有一只猫必须在猫笼,且猫笼只能有一只猫。为了公平起见,每只猫被关进笼子的时间基本相等。但是每次你进我出更换入笼时,一场大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上周六的晚上,我因为累很早睡觉了。周日早晨起来,发现猫笼的拉链被撞开了,我第一个念头是肯定完蛋了!非死即伤!后来在吧台下面的纸箱里找见了两只猫,居然睡在一起,头挨着头。后来,听家人说,昨晚是断断续续听见了猫的哀鸣,后来就消失了。很显然,通过战斗,在动物世界建立了彼此认可的秩序和规则了。
这事儿,特有趣,我琢磨了好久:
第一,我作为猫主人,介入猫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超低效的,而且我所建立的规则制度成本很高,需要定时换猫入笼(配套食物、猫便器等等)。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老子真是太牛了,他老人家的智慧对于动物世界是管用的。
第二,任何秩序的建立,不是凭空建立的,也不是外来第三方建立的,而是秩序之下的相关方通过斗争建立的。这样的秩序,有一定的稳定性,且便于得到遵守,因为所有的相关方都明白违反规则的预期后果。太祖的斗争哲学是对的,不斗争,空想佛系的秩序,是不可能实现的。经过斗争,每只猫都明白了自己的战斗力所处的水平,对后果都有了预见,就好办了。
第三,猫与猫之间通过斗争建立的关系,比猫主人协调之下的关系,更友好。我已经发现了大猫经常无偿帮助小猫舔毛了,关系好的一笔。自由恋爱,通过吵架可以升华感情;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体总是有一种“被操纵感”。
第四,秩序是动态的。我预见,可能随着小猫的长大,两只猫的战斗力接近时,可能秩序会有所调整。再往后,可能还要调,因为很明显美短的攻击性比中华田园猫要大。
第五,自从两只猫建立和平的秩序后,大猫再也不黏人了,以前它可是一有机会就要跳到我怀里,要我不断撸脖子和脸颊的,现在更多时候它和小猫一起钻盒子,爬窗子。同类还是更有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