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题跋·之二】《书周栎园先生手牍后》并张贞《跋安静子所藏栎下先生手简》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年),67岁的安致远将其所存周亮工信札装帧成册,撰本文以记之,并请安丘张贞杞园跋于后,惜今已散佚。追忆周先生真意亭知遇之时,安致远意气锋锐,视天下事无不可为,如今已是白首婆娑皤然老矣。三百年后再读,仍可见其牛山之悲、流年之叹。

昔周栎园先生观察吾青,予最蒙知爱。记雨夜集真意亭,南中诸子[1]并青州人士[2]二十余辈䜩集,先生司觞政[3],曰:“予以隐语映射而不应者釂。”凡三举予诗以相属[4],座之人咸耳目焉。先生先后与予手札凡十有余页,为人借观,颇有散佚,仅余六幅。暇日命人装潢成秩,披读再四,先生当时之期望於予者何如。白发无成,知己难酬,追念畴昔,但有惭负。
附录:张贞《杞田集·卷十四·跋安静子所藏栎下先生手简》
康熙癸卯、甲辰间,司农周公建牙[5]青社,凡士之抱一才怀一艺者,皆被物色。余与静子受知独深,公之书间月必至。静子暇日装缉成秩,出以示余。追忆真意亭雅集,俨然未散,而司农公下世已二十四稔[6]。当时宾从亦晨星落落[7],不及观射矍圃[8]。存者之多矣,摩挲蠹简[9],可胜慨叹。
乙亥夏至后三日[10]安丘张贞谨书
[1]南中诸子:南方来的文士。根据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周亮工《真意亭诗》书法册页,推测南中诸子可能就是册页中所提及的白门(南京别称)七子,应当包括谢成(字仲美)、邹喆(字方鲁)、樊圻(字会公)、吴宏(远度)、胡玉昆(字元润)、胡士昆(字元清)、高岑(字善长又字蔚生),此七子皆善画,均与周亮工相善。
[2]青州人士:根据李焕章《真意亭雅集诗》序,周亮工结交的青州文人共十二人,有潍县的蔡宗襄(字漫夫),淄川的袁藩(字宣四),寿光安致远(字静子)、李震(字乾一),安丘的王翰臣(字国儒)、张贞(字杞园),临淄的薛凤祚(字仪甫)、房星显(字枢辅),益都杨涵(字辅峭又字水心),诸城李澄中(字渭清)、日照吉甫惠迪(不详)、以及乔尔祯(不详)。
[3]觞政:酒令,中国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
[4]相属【xiāng zhǔ】:意思是指相接连、相继,此处指在酒令中连续以诗词行酒令(隐语)劝酒。
[5]建牙:古谓出师前树立军旗,引申为武臣出镇。
[6]稔:本义为庄稼成熟,古代谷一熟为年,引申为年。
[7]晨星落落:如零落晨星一样,天各一方。典出唐刘禹锡《送张盥赴举序》:“吾不幸,向所谓同年友,当其盛时,连辔举鏣,互绝九衢,若屏风然,今来,落落如晨星之相望。”
[8]观射矍圃:一起瞻仰周亮工墨宝。矍相,古地名。在山东省曲阜市城内阙里西,后借指学宫中习射的场所。典出《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9]蠹【dù】简:被虫蛀坏的书,泛指破旧书籍,此处指周栎园的旧日书信。
[10]乙亥夏至后三日: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六月初四(公历六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