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オルタネート」精读笔记(21)
22 祝祭(续)
p167
【视角 / 出场人物2,9,41 / 言及人物32,4/ 回忆 / 闪回】
① 视角回到One Portion比赛现场的蓉。始终还没能想出很好的点子。但看到来看儿子参赛的江口フランチェスカ,她联想到了以前三浦的“母子对手论”,又想到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父亲“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遥远”。
↑ 此处看似只是言语反讽(verbal irony),读到后面才知道更像是戏剧反讽(situation irony)。
② 之前写到过三浦家全家一起吃饭的场合都很有仪式感,但新見家连仪式感都没有,因为即使是圣诞节的时候,父母也没有停止工作,没有全家一起过节的回忆。能想到的只有朦胧记忆中,暗处闪光的圣诞树。
③ えみく虽然没能给出像无花果那首诗一样崭新的建议,但最终还是给到了蓉提示。叙述闪回到了蓉小学一年级的圣诞节。
p168
【闪回 / 情节 / 出场人物2,4,5,9】
① 仍然是圣诞节还在工作的新見父母。母亲给蓉做了粥,但因为担心感冒会传染也没有久留。
↑ 有种工作生计的优先级更高的感觉,虽然行业有高低,但和江口フランチェスカ的态度也有点像。
② 父亲为蓉专门做了参鸡汤。蓉就选择试图复刻这份回忆中的料理。えみく提出参鸡汤一般用的是糯米,但综合考虑比赛情况和蓉模糊的记忆,最终还是用了普通的米。记忆中还用到了红色和绿色的原料,两人决定复刻成相似的圣诞风。
【视角 / 出场人物18,19 / 称呼】
① 尚志视角。
② 尚志被乐队主唱叫上舞台的,对方叫他「楤っち」。
↑ 明明没见过几次却用了很亲密的叫法。没有印象豊是怎么称呼他的……
p169
【情节 / 出场人物18,19 / 顺序 / 媒介 / 互文】
① 被叫上台的尚志在台上忘我演奏,按时间表安排下面还有乐队等着登场。很多事情在尚志脑中转。
↑ 注意写出来的顺序并不全是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也可以理解成这些事在他当下潜意识中的重要性:家族的事、自鳴琴荘的事、深羽的事、豊的事、まさおさん的事、自己的事。
② 读到“听众”这个词,突然意识到三个主角各有关注着自己的三个不同群体:蓉面对的是节目“观众”,凪津面对的是Alternate还有エンゲクタルソム的“读者”;尚志面对是演奏的“听众”。
③ 用汉语中的“忘我”来形容尚志演奏时的状况应该很贴切了:不止是精神上的游离,连肉体也感到虚空。尚志看豊时批评他只剩技术没有感情和能量,上一刻的尚志确实融入了感情,但下一刻还是没能实现身体与思考的联动。我联想到的是作者在随笔集里写到的这一段,也是羽田圭介和矢野利裕都提及的一段,是作者对自己演唱会上表演的思考:
実際には本番でいちいち「次は……」なんて考えてはいない。身体も口もほとんど自動的に動いている。むしろ本番では、その勝手に動き出す肉体がパフォーマンスとして形骸化(けい がい か)しないよう、意識的に思考や感情を持ち込んで躍動させていく、ということの方が多い。(「無心」)
根据羽田老师的解读,作者是先追求究极的专业性,使身体的反应接近于自动运转、甚至是机器人化,但又要保证不能“过于自动”,要在熟练的基础上用心表现,身心合一。尚志也在追求相似的目标,但当下的状态还是身心分离的。但通过之后对这种感觉的回忆(即在ボニート的体验),过去和当下合一,身心再次融合,最终醒觉。
p170
【视角 / 文体 / 顺序 / 时间 / 隐喻 / 分人 / 言及人物11,34】
① 转向凪津视角。上一册的p228写到她点开了桂田的博客。
② 下面开始拼贴桂田的博客文章内容。由于网页的显示一般都是按文章发布时间从新到旧来排序,所以对读者的小说阅读习惯是一个小挑战。有一些隐喻性质的代称,在新的文章中是需要靠猜测来推断所指的,体验非常有趣。
③ 按博客写的时间整理一下两人相识以来的时间线(从旧到新):

④ 对孤岛上的“垃圾”那段写得很好。”垃圾“,即博客中写出的阴暗面,起到宣泄、净化(catharsis)的作用,这个部分(也可以说是分人)的存在能维持凪津在日常生活中的平稳,避免在现实中做出伤害、破坏的行为。的确是“垃圾”所有者的生存证明。
⑤ 桂田的博客名对自己的真名只做简单的掩饰、直接还用“天才”这个词,足见他膨胀的本我(ego),在遇到凪津前他是极度自恋、而且不诚实的。但发现了凪津的另一个真实面(她没有说谎,只是隐瞒和逃避自己的阴暗面,性质与桂田不同)、对凪津的“迷恋”让他渐渐变得自卑了。当他的世界里不再只有自我,拥有了对他人的认识,他也有所成长。这确实要感谢Alternate的存在。
p172
【视角 / 出场人物2,9/ 时间 / 回忆 / 伏笔】
① 转回蓉的视角。(一半凪津的视角都和上一页↑的笔记写在一起了。)
② 决定完做参鸡汤,已经过去一小时了。
③ 想要确定绿色酱汁的原料,不能仅仅通过自己的视角来回忆,而要从制作者即父亲的视角出发,给生病的女儿做什么食物能提起食欲、同时有营养、还能驱寒。此刻的“成为父亲”,是通过记忆进行移情体验,换位思考。这个点写得妙。
④ 讨论到青豌豆时,蓉说自己小时候不爱吃,所以觉得父亲当时应该没有放进去。
↑ 这里的视角又偏向自己了,其实还是没有考虑周全。蓉在えみく的提醒下才意识到绿色的食材可以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多样的,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提示性伏笔。
⑤ 最终定下来的几种食材:菠菜、油菜、芜菁、西兰花等。
【情节 / 闪回 / 出场人物2,4】
① 圣诞节第二天,蓉的父亲也发高烧了,店也不得不(唯一一次)临时休业。蓉想要照看他,他却发了很大的火,从此父女间产生了距离。
② 蓉对父亲当时的用心良苦有了理解。
【情节 / 出场人物2/ 创作背景】
① 主持人汇报赛况:永生第一高校不使用米,而是用米粉做甜点。其中一位审查员说是Weekend Citron。
↑ 是第13章「約束」中蓉去三浦家带的礼物。也就是说三浦他们选择的回忆是和蓉有关的。
② 查了一下Weekend Citron的米粉版本,并不算非常独创新颖,因为很多食谱的出发点是为了做无麸质(gluten free)的蛋糕,自然就不使用小麦粉了。所以口感和对回忆的解读需要一起占上风才可能获胜。
p174
【视角 / 出场人物18,19 / 专业术语】
① 转回尚志视角。和豊合奏,从前夜的歌到自由即兴,再到突然的「茶摘み」。
② 几个演奏相关的专业术语:
リムショット:用鼓槌敲击小鼓(图中编号3)的边缘。
ブラッシング(brushing tone):吉他奏法,弹出的声音是完全没有音程的。
パーカッシブ(percussive):本义为“冲击”的,指发出打击音一样的声音。
フレット(fret):中文中所说的“品”,弦乐器指板上凸起的横柱状部分。品的作用是将乐器指板分为多个区间,在演奏时帮助找音和定音。在吉他上,每个品代表一个按照十二平均律,在一个八度中划分出的半音。
ネック(neck):指吉他的琴颈。
リフ(riff):副歌,叠句。流行音乐中作为独奏乐器或声乐背景使用的反复乐句。
カッティング:英语中用strumming,刷弦,或译为扫弦。
③ 「茶摘み」是在第6章「相反」中说明BPM节奏慢的歌时,举例用到的歌。结合演奏技法,感觉YouTube上的另一版很接近(没有vocal):茶つみ (acoustic guitar solo)
两人同台演奏童谣,也象征着对童年的追忆,这一刻的两人并不“相反”。
【视角 / 出场人物11】
① 转向凪津视角。从这里开始,以星号(*)作为视角分割的形式改变了,变成了以「茶摘み」的歌词分割视角的方式。
② 到空地上寻找桂田的凪津听到了身后「茶摘み」的声音,这一刻她和尚志分隔的时空衔接到了一起。
p175
【情节 / 出场人物11,34】
① 凪津发现了桂田,但对方没有发现她,径直离开。凪津决心继续追上他,因为自己的基因类型是能远渡重洋的、意志坚强[たくましい]的一种。
↑ 出于基因结果行动的想法还挺突然的,而且即使追上了他又要做什么呢……
【视角 / 时间 / 出场人物2,9,4/ 闪回】
① 转向蓉的视角。
② 还有五分钟比赛结束,蓉再次回忆当年的味道觉得还差一点甜味,但也不是韩餐常用的糖稀的味道。还是需要抓紧时间回想。
【视角 / 出场人物18,19/ 称呼】
① 转向尚志的视角。他在与脑海中的まさおさん对话。
② 豊对尚志的称呼就是尚志啊……
p176
【情节 / 出场人物18,19 / 音乐】
① 演奏中的尚志毕竟是外来人员,保安、老师和文化节的执行人注意到情况,正在议论纷纷了。豊让尚志快跑。
↑ 这个场景和第3章「再会」的场景很像,但尚志这次没想逃离了。
② 音乐又从「茶摘み」换成了「荒野の果てに」,以这首歌为分割继续转换视角。
③ 「荒野の果てに」是圣诞颂歌之中的一首,源自16世纪法国的传统颂歌,1862年译为英文。以齐声花腔拖唱(melisma)两遍歌词「Gloria in excelsis Deo」为特征。
【视角 / 出场人物11,34】
① 转向凪津的视角,歌词已经转换,说明时间线在继续。
② 凪津追上了桂田,总之是互相大喊“你也是!我也是!”让对方与自己坦诚交流的对话。
↑ 谜之舞台剧感。
③ 捉虫:歌词「グロリア インエクチェルシス デオ」中间的イン和エクチェルシス之间缺了空格,应该是断开的两个词。
【视角 / 出场人物2,9】
① 转向蓉的视角。
② 根据蓉的回忆,红色的不是小西红柿,而是炒过的苹果皮。
p177
【视角 / 出场人物18,19,12】
① 转向尚志的视角。
② 演奏「荒野の果てに」是为了稳住保安和老师,让尚志借机离开,但尚志仍然没有离开,而且在人群中发现了深羽。深羽凝视他时的神情没有畏惧了,但也没有笑。
【视角 / 出场人物11,34】
① 转向凪津的视角。
② 桂田决定与凪津从谎言博客之前重新开始认识对方,但是没有等到凪津的答复,他就先离开了。
↑ 觉得他虽然成长了,但是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视角 / 出场人物2,4,5】
① 转向蓉的视角。
② 直到最后,蓉才发现父母也在场。
这就是上一本p167中说的戏剧反讽:蓉以为父亲“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遥远”,实际上父亲始终就在身边。她选择了参鸡汤的记忆,记忆的共同参与者——父母也完全看在眼里。
p178
【视角 / 出场人物18,19】
① 转向尚志的视角,分割视角的声音从音乐改为One Portion的比赛结束倒计时。
【视角 / 出场人物11,34/ 呼应】
① 转向凪津的视角。
② 从主张上还是能看出来凪津和桂田的不同。桂田是想要推翻重来,但凪津说“不否定一直以来的自己”,“更加相信、喜欢自己“,“自己培育自己”[私は私を育てる]。最后一句话也上了单行本的腰封作宣传语。
【视角 / 出场人物2,5】
① 转向蓉的视角。
② 倒计时的最后她又看了父亲一眼。
↑ 可能是想要确信自己的原料没错,也可能是想要判断父亲的态度,都是由回忆引发的潜意识上的依赖。
【视角 / 出场人物18,19】
① 本章最后一次转向尚志的视角,在音乐的高潮中也结束全书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