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的影子
小时候家里的房子有个矮矮的茅屋,墙是泥墙,屋檐上搭了许多茅草,到雨天的时候,雨滴就会顺着一根根茅草流下来,雨小的时候是断断续续,再大点,雨水顺着茅草缕缕鲜明的跑到地上,再大点,就看不出茅草的影子了,只能用倾泻而下来形容了。记得我最烦下雨的时候,从主屋跑到茅屋做事情,我尽可能地变着花样跑,看怎样的姿势能不沾到雨滴,几乎都是失败,即便跑得再快,身上也总是落上一两颗雨滴,我就会一直抖啊抖,早晚抖干,心里才舒服。不过,也有那么一两次,没有滴到身上,我就开心坏了,仿佛赢得了极大的胜利。
等到冬天,茅草的影子就变成了一根根细长的冰柱,我总会盼着冰柱变长变长再变长,然后掰下来,迎着阳光照一照,看里面是否有杂物,如果极为透彻明净,我就很开心了。或者攥在手心慢慢融化,或者拿出去跟小伙伴碰一碰,看看谁的更硬实些,或者拿到屋里的火炉盖子上,听冰融化时发出的滋滋声音,心里就莫名的满足。有时候更撒欢了,就会从地上拾起一块木棍,从茅草屋这头敲打到那头,有时候学钢琴演奏,间奏敲打,冰柱啪啪落地,碎成一块块,赶在妈妈出来喊我之前,就已经化成水了。
如今,茅屋变成了瓦墙。茅草的影子也就住进了我的心里。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