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用三行遗书揭穿生活真相:人到老年,没什么不能失去

文/丸子
01.曾经梦寐以求的时间,现在多的不知所措
最近网上有博主翻译了一些日本的三行诗,这些三行诗大都是由老年人所写,所以也有博主直接称它们为三行遗书。
三行遗书,听起来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字眼,但是年迈的老人却在短短三行字里写出了一种自嘲、释然的心态,让我们笑着笑着就泪眼盈眶。
77岁的藤原说:“曾经想要的自由和时间,现在,多到手足无措。”
年轻时,我们总嚷嚷着时间不够用,要学习充电,要工作加班,要照顾孩子还要留给自己一些个人时间。
但是直到年纪慢慢变老了,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也会有嫌弃时间很多的一天。

我外婆年轻时就是一个性格要强的人,她一生有6个子女,最终健康长大并且还一直留在她身边的就只有三个。
为了拉扯这三个孩子长大,外婆做手工编织品拿到街上叫卖,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费用。
因为家境贫穷,几个子女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外婆到外地闯荡,直到成家立业了,外婆也老了,才把一直独居的外婆轮流接到身边照顾。
一直不肯休息,就算坐着看电视都要拿着一个竹篮编制的外婆,在被接到子女家中时,似乎也终于可以闲了下来,但是看起来也越发老态龙钟了。
驼背、眼睛模糊,到撑着拐杖走路,外婆再也做不了编制的活儿,时间大把大把地空了出来,但是空闲下来的外婆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发呆。
我们也想尽办法,找出有什么是可以让外婆打发时间的,比如听收音机、散散步、和别的老年人聊天等,但是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外婆偶尔感叹地说:“以前折腾的时候,总想闲下来,现在一天天都空闲了,又总想着折腾。”

所以,那些抱怨时间太少的人啊,总有一天,时间多得让你烦恼不安,能折腾的时候,还是不要让自己太闲了。
02.过完这一辈子就够了
67岁的匿名老人说:“我跟妻子说,下辈子也一起过吧,【不】。”
人到老年,除了青春、时间,好像感情也所剩无多了。恩爱到白头不是没有,但大多的还是相敬如宾一辈子,再互相告别,不再约好下一世,因为过完这一辈子就已经足够了。
世间上不是所有夫妻都是佳偶天成,也有怨偶互相搭伙过了这一生的。
还记得那对结婚30多年,还一直坚持AA制的夫妻吗?
他们家里所有的物品,无论大件还是小件,食物还是生活用品,全部都是AA制,就连各自买的鸡蛋都做了标记。

这对AA制夫妻的生活模式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现实的确是有不少夫妻就是这样搭伙过日子的。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离婚,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却连陌生人也不如。
有的人,即使没有爱情,也能走过一生,但是也有人直到年老才幡然醒悟,无爱的婚姻比单身更加孤独。
49岁的石泽幸弘说:“开始断舍离的妻子,把目光,投向了我。”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大多数妻子承担的角色都是家庭主妇,她们学会了一切如何快速整理家里的技巧,却没有学到最应该舍弃的东西就是无用的坚持。
她们包揽了全部的家务,照顾养大了孩子,却始终没能得到丈夫的珍惜,反被视之如草芥,弃之如敝屐。

如果是这样的丈夫,即使是年过半百,也可以选择结束一段无爱的婚姻,只要你想,没有什么是不能离开的。
03.历经沧桑,人间仍是值得
人到老年,青春、容貌、健康,甚至是朋友都在逐渐地一一失去了,生活也似乎没有我们值得留恋的东西。
这样的生活,似乎印证了那句“人间不值得”,但是历经沧桑的老人,就认为人间还是值得的。
正如84岁的广川利雄所说:“嘴上说生无可恋了,地震来了,跑得比谁都快。”
人或许都是这样口是心非的,在没有到三十岁之前,就嚷嚷地说“30岁真可怕,真难以想象自己脸上开始长皱纹了。”
30岁的人想象不到50岁以后的人生是怎么过的,头发变白、牙齿脱落,就连步子也迈得比以前小了。

但时间就像一位高明的魔法师,它让我们过着过着,不知不觉之中“忽然发现,自己的年纪,已经比妈妈还大了。”
杨丽萍曾说:“人会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谁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轻的,你的气息是美好的,就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改变得了,即使你的外貌保养得再好,显得再年轻,年龄到了,就会走向该走的路。
我们不用畏惧死亡,也不怕年老,以乐观平淡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每一个里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