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焦虑,一本万利
整个乱糟糟的双十一过下来,我惟一的,也是最深刻的感受是,这年头,贩卖焦虑简直就是一本万利,零成本高回报。
从报付费的儿童APP开始,就一直被套路。一个服务送你十来个课程,刚开始我还觉得合算,但是从服务生效开始起,我就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先是下了十来个新的APP,其实这时候已经明白自己被割韭菜了。想起之前字节跳动的老师给我们做培训时说的那句经典:没有一颗韭菜是无辜的。得,认吧,反正你不是也想报个识字啊拼音啊思维课嘛,没事干上上吧;然后所有的APP都需要加服务老师,加上服务老师被拉群,紧接着就是一波打卡发朋友群,生成自己的海报发展下线……在体验课结束之后,你又开始了新的一波购课活动,所以从此开始,你将永无安生,你的手机将被不断以“xx妈妈,你好,我是xx的xx老师”所攻陷,不舍昼夜。
立于时代的浪头,我深感这届宝子的不容易。

以X鱼来举例,我一个打开的动作,一个打听的行为,就能炸出一群人来,除了这个APP的老师外,还有正在使用的家长们。不过这年头,套路我们都懂,你每发展一个下线,你的孩子就能获得赠课和礼包之类的,所以有的家长——比如我,反正孩子也在学,如果学的好,不吝于推荐给别人,自己还能获得额外礼包,何乐而不为?
宝子上了一节外教试听课,我一块钱买的,当然也是被服务之外的手账本给砸晕了——就这么没格调,就这么爱占小便宜,往往你在这海量的低价服务中都忘了初心,我刚开始打开和下载这个APP,不是为了了解一下,随便看看的吗?那节试听课的效果还不错。然后服务老师紧接着电话就进来了——XX妈妈……总共俩字,他俩字全叫错了,想一想,一个每天和无数家长沟通说同样的话的人,我原谅他了。
第一次打电话给我推销的是双十一的爆炸大礼包,第二次给我推销的是双十一“跳楼价格,错过等一年”的超级大礼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套路基本都一样,就是不给你喘息的机会,不给你说话的机会——憋说话,都听我的!核心要义一句话——老司机们,来不及了,快上车吧,你们家孩子就要错过了!
我听着他噼里啪啦的,语速不啻于李佳琦,脑子里轰鸣,这TM不是买课学习,我告诉你,这是家长们花钱消灾买心安,没错,这个大礼包不但价值万元,简直价值高于万元,有什么钱能比你将来捶胸顿足错过了孩子的关键成长期更值得你花的?

第一次电话里我就告诉了他我的需求,但是他依然置若罔闻——家长您可能对我们X鱼不太了解,我们是……我不得不粗暴地打断他,我不需要特别了解,现在全网这样的付费软件满地开花,哪个机构没点自己的师资力量啊?对我来说,选这个和选那个,真的没多少区别。我的需求只是不要大礼包不要这么密集的课,然后他又转移话题介绍他们的老师,欧洲的老师比菲教贵,对了,欧洲还包括澳大利亚。我觉得这些APP是不是该花点钱培训一下自己的营销?
想起我上大学时候的澳洲外教,我就欲哭无泪。我记得其中某一节课,给我们介绍他的妻子来看他,前面的话我声明,我们班几乎没有人听懂,你们能听懂带有极浓方言味道的英语吗?他说的是英语没错,但是这就跟印度人说英语似的,基本来自另一个体系。这位老师或许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中文水平,在黑板上写了“wife来了”几个字,我们全班都懵逼了,不但没听懂他说啥,他写的更让我们惊呆了——wife平了!盆友们想一想啊,他老婆平了,哪里平了,怎么平了,平了和我们啥关系?
从那之后,我知道我们不可以迷信歪果仁。老外和我们一样,有有知识的有能教课的,也有没文化的不能教课的,你不能随便从个说英语的国家拉来一个人就给我们上课对吧?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之前带宝子去上试听课的机构,小伙子的那个“安娜猫”我一直不知道是啥猫,下课了才反应过来原来是animal。就这,凭什么就说他们更优秀?
我已经明确表示了不需要之后,小伙子开始跟我说,国际学校都要求五岁以上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什么样的词汇量,我说,甭跟我说国际学校,跟我没关系,我们也上不起。他又说,如果不能保证每天一节来自欧洲正统英语外教的授课,我的孩子就可能怎么怎么样。
其实并不能怎么样,五岁孩子如果拥有6000的词汇量,去美国够了,但是在海淀区是不够的。所有的家长都焦虑,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下了,想要他们赢在起跑线,但是这起跑线从来就不是从出生开始画的。有一篇文章说得好,我们三代努力,凭什么被你一个埋首苦读打败?试问我们普通人,能和王思聪这种投胎小能手的起点一样吗?

想起前几天看李银河的书,她说,不为难自己,不拿真实的自己和应该的自己比。
然而,人生的事儿,往往就是道理你都懂,但是臣妾做不到。因为你就生活在一个焦虑的环境中,如果内心不那么强大,很容易被带节奏。每一个机构里都有无数的套路,你可能只是想给孩子培养点审美的情趣去上的钢琴和美术,很快,就因为沦为那种“不着调”“不着急”的不负责任家长被群体排斥。朋友们啊,这年头,你可能能做到孩子不是天才很淡定,但是受不了周遭环境因为你不够足够重视孩子的教育所遭受的白眼。
所以最近我发现,在所有的教育机构里,哪怕你花了大钱,很多家长见了老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也战战兢兢,生怕因为自己不够谦卑就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实际上,陪娃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我就发现,很多学校卖的都不是课程,是焦虑。置身其中,有时候我也是茫然的。我甚至在一些时候忘记了自己带娃去学习的初衷,快乐吗?如果不快乐放弃是不是就是没有做好家长的本分?如果不放弃真的就能最终获得满足吗?像我所想的,培养一门兴趣,将来做个有趣的人,有一个只有自己能进入的小世界?
其实我TM也困惑啊,跟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并未带来什么享受,反而让我迷惘是一个道理。
这届家长和孩子都挺难的,说是不焦虑,不过是,焦虑的方向不同罢了。
图片:easy丹东

草原上的咩咩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第一个季度的小结 (1人喜欢)
- 2024年最后一个月的小姐姐 (1人喜欢)
- 在图书馆溜达才是正经事 (3人喜欢)
- 11月的小姐姐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