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川藏线,在梦里奔走Ⅱ(13)

2020 川藏线
18天,行程3600km (The end)
10.11泽当-拉萨 180km 天气晴
八点出发时,清晨的阳光刚好照亮酒店背后的山峰,而二十分钟后到达雍布拉康停车场,东边更加高耸的山峰挡住了阳光的蔓延,仍然没有照射到我们正前方扎西次日山山顶上的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的声名我早有耳闻,这也是我们选择山南的主要目的地,我一度臆想它是建立在雅鲁藏布江岸边的山崖,我曾经在飞往尼泊尔的飞机上看见过。
据史书记载,雍布拉康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年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到这里居住。后来松赞干布把宫殿改成寺庙。再后来,五世达赖喇嘛对此进行改建,在原有的碉楼式建筑基础上修建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可叹的是,雍布拉康经过近两千年屹立不倒,却在十年浩劫中毁于一旦,只剩下残垣断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得以重建。
我下车向当地藏民询问了上山的路径,需要沿着之字形山路向上大约徒步二十来分钟。转头问大家意见,最后只有都行、三杯和微染决定上山。
见书眼尖,早早就看到停车场边挂着禁止飞无人机的指示牌。我们当然不好视而不见,于是开到公路旁,抬头可以看到雍布拉康更为陡峭的一侧。
不曾想到,正当我慢悠悠观测周边地形时,听到金子说金顶红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放飞无人机,显然,阳光的速度比我快得多,等我开始拍摄时,暖暖的光影几乎蔓延过山顶上的整排建筑。


寺庙还没开门,山上鲜有游人,因而通过无人机镜头很好辨认他们仨的身影,我调低高度,看到他们朝着镜头挥手。
一块电池就能拍完所有的角度,百无聊赖走到不远处的树林,倘若再过一两周,这齐刷刷两排高大的树林都是一片金黄,那景色也是杠杠的。


打电话问他们下来的时间,掐着点过去,很快微染就下来了,但都行和三杯至少又让我们多等了二十分钟。都行说,他们跟着几个藏民后面走着走着走岔了。


去桑耶寺的路上一派荒凉,经过垭口,强风吹得头顶的经幡哗啦作响。我开玩笑说,这翻书的速度应该有8倍速。


两边的山峦少有植被,一些低矮的小灌木稀稀拉拉点缀着,艰难维持它们最后的倔强。再往前,左侧是宽广的雅鲁藏布江,右侧则看到大片的沙丘,在大约离公路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肆意蔓延到山脚,不知道不远的将来,会不会是另外的一种景观。




桑耶寺比我想象中要大要辉煌,虽然紧挨着桑耶镇,但却是神一般存在着。桑耶寺建于公元762年,历时12年建成,是西藏第一座具有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讲真,我不是一个信徒,以往对于寺庙基本上都是走马观花,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但桑耶寺,从进主殿的大门那一刻起,总觉得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牵引,它的古朴静谧,它的斑驳陈旧,承载着千年的岁月更替,似乎时间的长河在这里只是一瞬,走出大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这种感觉甚至在布达拉宫都没有过,在我的潜意识里,那里不过是供游客参观的宫殿,到处都藏着阴森森的气息。而桑耶寺不一样,你看藏民们带着刚刚过膝的小孩虔诚朝拜,他们跟年轻的喇嘛一起点酥油灯,大人抱起孩子在神龛前用额头轻轻碰下佛前的经幔,一切都是那样的安宁,我虽然不能感同身受藏民这种深入骨髓信仰的力量,但我相信·,有信仰真是一种美好的事情。
没有解说,我们根本无法读懂那些古老好看的壁画,但这关系不大,每座知名的佛像之前都有详细介绍,我们看了同样也没能记住一二。只是觉得,我们很耐心逐层看完,原定的时间都不够用,那么桑耶寺就是一座伟大的寺庙。




见书早早出去飞了一圈,我想想算了,不好耽搁大家的时间。下午从青朴返回,又路过桑耶寺的边缘,我说还是不留遗憾吧。
青朴修行地的位置得天独厚,远远看背附的山势像一只展翅的大鹏鸟,而山谷正南面敞开处,正对着雅鲁藏布江的宽广河谷,气势非凡。
山路蜿蜒崎岖,上去的时间比导航标识的要多一倍,等我们七弯八拐到它的跟前,听在里面修行的觉母说,参观这里至少需要三到四小时的时间。
仰头看下半山腰的寺庙以及星星点点的小房子,应该还有三五百米的高度,这地方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再上去对我来说肯定是一件无法完成的壮举,好在这次没人感兴趣,我们得以迅速回撤到半路上,我只要用无人机简单记录一下就好。
我想回去看见许诺,建议她来这边修行,这里感觉好过色达。



沿着宽广的雅鲁藏布江沿岸返回拉萨,经过松卡石塔随意拍了几张,途中找不到合适的午餐地,索性,就直接开到瑞吉酒店。其实瑞吉的下午茶很不错,只是大家都在关心房间的风景,无人提起。


晚上订了酒店的餐厅,逼格高过洲际的好几个档次,我们冠名为本次川藏线的散伙饭,大家要求一再嘱咐说菜要往贵的点,只是点菜时我犯了难,虽然餐厅标榜主打粤菜,但在这离大海无限远的地方,我能点的大都还是川菜。
饭后继续杀人这个伟大事业,明天一早天蒙蒙亮,都行、三杯就要踏上去珠峰实现梦想的路上,我们当然不能手软,我们得告诉他们,这一路注定坎坷,你们要hold住。
10.12拉萨 天气晴
一早上酒店顶楼看日出,远在三公里外的布达拉宫卓尔不群,无比端庄。
在拍相机延时的同时,我壮胆飞起无人机,虽然没有显示限飞,但信号肯定受到干扰,在很空旷的上空,我大约飞了不到一公里,屏幕上忽然没了距离显示,操作也不灵敏,我只好往回飞,大约在500米左右又有了显示。安全起见,我想在原地先拍个环绕延时再说,但还不到50张就自动停止了。而恰恰这时,阳光漫过了神奇的布达拉宫。如果,我不拍环绕就好了吧。



大昭寺不再是记忆中的大昭寺,广场多了身着迷彩服的警察(jun人),没有朝着大门俯身贴拜虔诚的藏民,而且门口还搭着检查身份的帐篷,我说,我不打算进去了。
八廓街还是一条热闹的街,除了绕圈朝拜的藏民,多了很多穿着藏装拍照的姑娘和小伙,其中姑娘的比例占优。我和老杨一起怂恿一同前往的鱼、许娴和金子,遭到一脸的嫌弃。



其实在人潮人海中,穿着一身亮丽的藏装,用大光圈定格回眸一笑的瞬间,真的很美。



玛吉阿米依然是家网红点,估计这几十年来赚了很多很多钱,但格调还是没提高,不知道是老板认为傻人多没必要浪费钱,便不太用心做了。鱼说上来时看到厨房有野生动物在米饭上面自由飞翔,我们就断了在此点餐的念头。其实即便硬着头皮点,看那图片也不会有食欲。最后我要了一瓶可乐。
不过人家地理位置一如既往地好,站在楼上的窗边,很方便就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虔诚世界。
色拉寺是我在拉萨唯一进去的寺庙,只因为只有这里有辩经。我在2007年秋天曾分别在强巴林寺和色拉寺看过,相比之下感觉强巴林寺的辩经要纯粹得多,没有过度的商业化,没有那么多的观众。当年,我们没有条件拍视频。
这次我们没走川藏北线,不经过昌都市区,所以色拉寺是不二的选择。

今天一批去了珠峰,两批去了纳木错,剩下本次高反前两名的我和鱼晃悠悠过去。拉萨的海拔,我们尚能够应付。
来色拉寺看辩经的游客不少,下午三点辩经院准时开门,没几分钟大约有四、五十喇嘛鱼贯而入,喇嘛大多是年轻人,也有个别年老的一般坐在地上接受提问,反正他们用当地语言交流,我们半句也听不懂。辩经动作还是如记忆中的夸张,至于有几分真实几分表演只有他们清楚。


我们不解的是辩经场树上多处挂着不能使用相机的提示,却又允许使用手机。既然已经成为寺庙对外宣传的牌子,又能卖门票创造效益,多点清晰的图片宣传不是更好吗?我和其他摄影爱好者一样,还是会忍不住趁着走来走去来回巡逻的喇嘛不注意,偷偷拍了几张。



没等辩经结束,我们就离开了。色拉寺很大,我们象征性逛了最大的殿堂措钦大殿,难免有走马观花之嫌。大殿里几个喇嘛正在挂唐卡,很友好。




回到瑞吉的楼顶看日落,瑞吉的下午茶挺好,尤其小蛋糕做得真心不错。
10.13拉萨-成都-福州
早上七点半之前打的到药王山观景台,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位,只好退求其次,下去几个台阶,角度相差无几。
这里一直被摄影人认为是拍摄布达拉宫最佳位置之一,新版50元背面图案真是取景于此。
不过我们还是来早了,等了二十来分钟,第一缕晨光才洒到布达拉宫上金色的塔顶,然后很快整个宫殿就披上一层迷人的光芒......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
此时想起这首被传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经典情诗多少有点矫情,但西藏曾经的确是我行走的梦想,年轻时我甚至立下flag将来一定要走遍她的每一个角落,只是身体的短板不可忽视,真的无法不顾一切翻遍十万大山,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18天,3600公里,日行平均200公里,我们顺利走完了川藏南线。虽然相比2007年,沿途路况和食宿条件好太多,但高反仍然是我屡试不爽都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关于西藏的行走梦想我会就此搁下,不敢再有任何念想......
--END--

-
三石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9 12: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