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虞鸿爪——常熟翁同龢故迹寻访记(一)
海虞鸿爪——常熟翁同龢故迹寻访记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最早了解翁同龢与常熟的关系是这副晚清讽刺名联。翁同龢乃近代重要人物,他的几百万字的日记也被誉为“晚清第一日记”。过去苦于篇幅,只读过一册(全六册),今年无意间读了其父翁心存的日记,兴致遽起,遂将350万字的翁同龢日记一气读完,发觉江苏常熟市是必须要拜访的地方,遂有此行。以考察实地印证读书内容,既契古人增识砥砺之意,亦不负自己读几百万字的辛苦,不亦宜乎!
“虞山”
车发扬州,自江阴过江,东行。一路河塘密布,市镇连稠。在张家港东南的苏家湾下高速,见虞山横卧,扑面青翠,所谓“秋尽江南草未凋”也。《光绪常昭合志》云“北固以下,迄昆陵而伏,虞山突耸于海隅”,此山高不过二百米,却是镇江至上海长江南岸的最高峰,故“东望于海,无复有此峻并峙者”。
这是常熟的气脉所在,横卧东西,如绿宝石。县城在其东,四周皆平畴良田,因此当地人的墓地自古就集于斯,翁同龢家也不免。近代发达起来的翁家的墓地遍布在虞山各处,大致有三块比较重要:西北麓为翁同龢祖父翁咸封之墓,西南麓为其父兄翁心存、翁同书以及自己的墓地,东北麓兴福寺附近另有其二哥翁同爵之墓。《翁同龢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所记录的晚年家居生活,大致就是隔几天转一下虞山的三处墓地,而在西南麓父兄的墓地,建有“丙舍”,即专门为守墓之用的房子,后来成为翁氏晚年隐居的“瓶隐庐”,距县城大约5公里,若从西来探访常熟翁氏遗迹,不必进城,先去瓶隐庐最方便。
车至虞山脚下,最西端有黄公望墓及纪念馆。说起黄公望,没几个人知道,但提起他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则大大有名。这位元代著名画家实为浙江人,中年在虞山住了十几年,学艺大进,故死后迁葬于此。是日纪念馆闭门,只见一墓一碑,林木拱抱,清幽之极。

纪念馆后有步道可上山,虞山早被辟为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繁茂,青翠欲滴,步道上下盘旋20多公里,既是江南旅游胜地,也是当地人锻炼的场所。不过后来去博物馆,看到民国初年虞山的旧照片,石头裸露,几乎是童山,大为惊讶。1868年,翁同龢回到故乡,曾感叹“自乱后诸峰乔木尽髡无遗”(日记P681),这是指1860至1863年间常熟被太平天国占领,太平军曾在虞山上修防御工事,导致树木被大量砍伐。但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区,不可能砍伐殆尽,而自古以来,曾经满山的家族墓、名人墓、俗人坟,恐怕也是生态灾难的源头之一。
先不说古人有无“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觉悟问题,无论如何,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是需要大量木头的。试想,一县之人,世世代代要用多少棺材?而常熟到处是湖泊河汊、平畴良田,只有虞山这个天然墓园,又要砍伐多少树木?实际上在晚清,棺材是奢侈品,据翁氏日记所言,他在北京为亲人准备一副体面的棺木,往往要400乃至600两银子,而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不过几两银子,一品大员的合法年薪不过180两,即便是中产之家,又能禁得起体面地死几回?然而即便如此,风俗蒂固根深,人民前赴后继——清末在华的西方人就发现,准备一口好棺材是中国家庭最好的孝顺礼物,几乎所有的中产家庭在生活好时就准备棺材;在苏北,民国时期一口普通松木棺材是一家五口人的全年开支,直至1980年代,政府为推行火葬没收棺材,有些老人索性自杀……(《区域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比较研究》马俊亚)而在翁日记里,也有为偷伐翁家墓地树木而大发雷霆的记载,可见即使在草长莺飞的江南,当时的生态环境也不佳。
读翁日记,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贯彻终身的丧葬、祭祀等繁琐礼仪,甚至在晚年成了精神寄托。一方面赞叹文化世家的家教与纯孝,一方面又不免遗憾为之消耗的大量精力与财富。翁家是常熟的豪门巨族,墓地常年有墓丁守护,或许能为那时的虞山保留些绿色。但他所秉持的理念的确影响到风俗,他所遵守的风俗又的确破坏了生态。今日的虞山满目苍翠,常熟还是“常熟”,也未必“世间荒”,但这是一百多年来的移风易俗的结果,更是文明转型的成绩。一山的绿化不能指望一家,一国的生态不能只看一山——尽管翁同龢是帝师状元,当年却未必明白,而现在有没有共识呢?
-
海底小妖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30 20:17:46
-
六平斋旧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5 11:17:32
-
CX台酱油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8 23:57:58
-
sɪɴ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15:46:08
-
老实巴交的小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14:46:18
-
老实芭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14:15:59
-
透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06:53:18
-
唐荒叙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00:27:53
-
苏东坡的下午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00:04:13
-
丁海燕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4 21:31:11
-
金居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4 16:38:08
-
wwwwww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4 12:44:49
-
小田Frid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4 11:21:44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4 11:20:35
药居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藏行杂记:从林芝到到朗县(三) (1人喜欢)
- 藏行杂记:从林芝到到朗县(二) (1人喜欢)
- 藏行杂记:从林芝到到朗县(一) (3人喜欢)
- 2024年读书杂记 (1人喜欢)
- “画饼的反攻”——《蒋中正日记》(1948-1954)读后(五)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