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妙观察斋笔记》
本文作者郭人麟,直隶乐亭人,梁漱溟挚友,年长梁两岁。梁漱溟对他崇拜至极,尊为“郭师”,并将谈话订成巨册,题为《郭师语录》。郭人麟性情古怪,容貌姣好如美女子,天资绝高,对老庄、易经、佛道两家,颇有心得。张绍曾为国务总理时,郭任国务秘书。
《妙观察斋笔记》
郭人麟
老人名培字厚斋。直隶乐亭县庄坨村人。自明以来,家声鼎盛,科第蝉联,为吾邑世族冠。于清光绪中叶,举进士,隐居不求仕进。老人先公讳连仲,亦邑名宿。年老得狂易疾,时发暴怒,公则曲意承欢。有时暴怒至不可解,每以铜烟筒敲击老人之顶。亦顺受之无稍避。此出户,人见其肤起暴栗,列若繁星,皆知为太翁所敲击,不忍问也。其天性纯笃如此。
老人得道之年,盖在六七十之交,家君与老人故相识,曾诣庄坨村面询老人得道之由。老人曰:“余始原固不及此,忆余四旬后,即截色欲,惟日练习八段锦软功夫,意图强固体力。既又练软功夫后,随习静坐数小时。乃静坐久之,觉颇有异。初则满腹雷鸣,周身时发震动。(腹起雷鸣为静坐必程之功效,余经过数人有坐功者,都云如此)继则丹田中一股热气,自脐下沿脊骨直上于顶门。又由颜面沿胸冲下,周流循环之不已。余固不信丹家言,然于参同契、悟真篇等书,亦略有所玩究。居然现此境界,确信其中有因,乃平心静气,以徐觇其后效。又久之,此一股热气,竟凝成一大火球(所谓丹也)其运行一遵原轨,虽在闭目返观中,亦了了照见之。有日冲至顶门,盘旋不下,而顶盖骨则砉然若开,泼泼然大起动荡,较诸婴孩初生时尤添活跃焉(按婴孩顶盖骨皆活动者后渐变硬)。此时身心圆融打成一片,直不识我为何物,亦不识天地万物于何有。恍兮惚兮,遂兮洞兮,玄关一动而阳神出矣。方阳神初出时,巡行顶周,继则盘旋于内室,如是者历一时许,即归本舍。按旧说,阳神亦名圣婴,当初出时,气质尚稍薄弱,遇有极剧烈之声光,尤不免有缩惧意。今(此今字指当时言家君晤谈时,盖当老人得道后第三年也)则日臻强固,虽有外感亦不之惧,且能出不由户,穿窗透壁,了无阻碍矣”。问既如此何不遂断烟火,脱履人寰?则笑曰:“是固无须,吾初得之以无心,吾仍行之以无事。吾始终听其自然之所之”。耳聆其言,悃幅无华,大都类此,诚不愧抱朴返真之士也哉。
家君造访之期,讵今已逾十年,余时方在童塾,习闻其故,而莫明其所以也。草此篇时,原拟亲访老人一次,以去秋急于外出,又适为水所阻(老人住河东余住河西),因不果往。近得晤其外孙李燦林君(现在京住朝阳大学),藉询近况,据云近十年来,亦略如当日之所言,无他徴异,唯尝云我道体已成,要什么时候去便自去。又发之白者已变黑,齿之落者已重出,盖已见返童之兆矣。
武进蒋维乔君著因是子静坐法,自举生平所得,有第一次之奇景。第二三次之奇景稽其功夫次第,多有与周老人相仿佛者,略举数则,以兹比证:
余(蒋君自谓)自庚子三月初五日,始为静坐,几经困难,而按日为之不少懈,厥后渐近自然,精神日健。向之出外散步,未及里,即足软不能行者,今则一举足能行十余里,曾不稍疲。每入坐后,觉脐下丹田,有一股热力,往来动荡,颇异之。至五月二十九之夕,丹田中突然震动,虽趺坐如常,而身体为之动摇,几不自持,觉此热力,冲开尾闾,沿夹脊而上达于顶,大为惊异。如是者六日,震动渐止。屈计自三月初五日至此仅八十五日耳,是为第一次之奇景(中略)迨壬寅之三月二十八日,晨起入坐,觉丹田热力复震,一如庚子之五月。惟曩时之热力,冲击尾闾,此则冲击头顶之后部,即道家所谓玉枕关也。连震三日,后顶骨为之酸痛。余此时亳不惊异,忽觉顶骨砉然若开,此热力乃盘旋于头顶。自是每入坐即如是,亦不复震。是为第二次之震动。是年十月初五之夕,丹田复震,热力盘旋头顶,直自颜面下至胸部,而入脐下,复归丹田,震动即止。是为第三次之震动,自是每入坐后,此热力即自后循夹脊而升至顶,由颜面下降而入脐下,循环不已。如偶患感冒,觉身体不适,可以意引此热力,布濩全身,洋溢四达,虽指尖毛发立能感之。久之汗发,感冒即愈,而一切旧疾自此亦永不复作。
按此所说情形,较周老人之初步若合符契。两用比证,其事益明,惟周老人所达到之境界,而蒋君尚未遽达者。余揣其理由有三,一者周老人曾断色欲。二者周老人体气素充。三者周老人静坐外尤最得力于八段锦。然蒋君与老人较,行年仅及其半,信能由此精进,又安如异日者不得同一之效果。
花下眠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众筹翻译 日文版 仁神术 (1人喜欢)
- 一只猫的故事 (1人喜欢)
- 外贸女装店推荐
- 能量修炼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