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许我向你看
赖声川说:“暗恋桃花源是你我生活中的一个小玩笑,一个会令人发出会心一笑的小玩笑。”
有一次赖声川去看舞台剧《谢微笑》排练,他看到两个即将登台表演的节目组在排练场上互不相让,于是赖声川写出了《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也讲诉了两个剧组争夺舞台使用权的故事,剧组双方相持不下,后来竟同台彩排,于是导演、场工、布景、美术皆入戏,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两个剧组一悲一喜,一今一古,一个是在病房里回忆过往情事的暗恋,一个是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暗恋》是一个俗套的文艺片,民国爱情,十有九悲,美好的初恋被裹挟进时代的洪流里,不堪一击。后来江滨柳娶妻生子,耄耋之年又一头扎进了与初恋女友荡秋千的梦里,彼时的明恋成了一场暗恋。
《桃花源》则欢快得多,老陶发现妻子春花与房东袁老板有私,他是夫妻失和,家庭破碎,愤世嫉俗,情绪失调,于是无奈之下一心寻死,循着桃花林逆流而上,竟误入桃花源。
桃花源的理想生活解救了老陶,他又念及妻子,“回去看一看就死心了。”
春花与袁老板婚后没有过上左手捧着美酒,右手捧着葡萄,嘴里还含着凤梨的日子,反而是过成了一地鸡毛,彼此抱怨。老陶说“没有关系,我们一同回桃花源。”最后故事结束在老陶呢喃着“我的记号呢?我的图标呢?”的叹息声中。
现场的局面实在是太乱了,然而在混乱与干扰当中,竟也钻出一个秩序来了。
连接着两个故事的是一个寻找刘子骥的疯女人。
那一年,在南阳街,有一棵桃树。桃树上面开花了,刘子骥,每一片都是你的名字,每一片都是你的故事。
《暗恋桃花源》里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个体的自我意识在秩序解体的痛苦中觉醒,然而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每个人都沉湎于美好的幻想里。
江滨柳低声吟唱:“你是晴空的流云,你是子夜的流星。”(蔡琴的《追寻》)云之凡说:“再等,就要老了。”
武陵的渔夫老陶苦苦找寻通往桃花源的图标,袁老板还在奢望着那个伟大的抱负,有了孩子的春花想不通为什么成天只是洗尿布。
南阳刘子骥听闻桃花源,欣然规往。疯女人想着那碗酸辣面为何留不住刘子骥。
甚至是导演都在回忆着白茶花一样的云之凡。
你看,众生都在苦苦挣扎中凸显了个性,一如那棵从布景里逃出来的桃树,与周边的彩绘格格不入。袁老板不禁大嚎:“你为什么要逃出来啊?”
木心说,所谓万丈深渊,跳下去,也是鹏程万里。
时代无序,也只好把感情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桃花源。身在人间,心向桃源。
一从陶令评章后,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座桃花源。
(ps:作为现代人的我来说,感情放纵适度就好,还是要回归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