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的悲剧意识》旧文一篇
我最早在稍微一点正规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是在2013年,是在某网络名人主办的杂志上(现在已经被屏蔽),包括时评以及文艺赏析,给我了不少信心。这篇文章是今天看《功夫》时发掘出来的。
周星驰的悲剧意识 ·王大富· 对于周星驰的电影,我最想破口而出的话就是:这人把自己融进了角色当中。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当星爷的电影抒情桥段的时候,我看到了周星驰自 己,而不是影片的角色。我觉得这便是艺术家吧!看《大话西游》的上下篇,有 些桥段真是不敢恭维,很勉强。像新近的《西游降魔篇》中,罗志祥演的“空虚 哥”的几段台词真是不怎么样,太一般了,想要搞笑——真有点强迫人呐,而且 你看文章演的唐僧的一些镜头,真不是可以把唐僧这个形象完整起来的,要理性 地看,是一个人格分裂的。关于这样的设计,在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也是如此,可 以说是瞠目结舌的一些桥段,恶搞吧!太恶搞了。可是呢,咱们为什么却可以被 它感动呢? 电影是主创们设计的,一般来说,是主创们的意志的体现,高明一点的导演 们一定在电影贯注了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的。现在很多电影,它就是在表现影像, 视觉,故事的,它在思想表达上没有什么,就是给你这样看看笑笑哭哭呢。所以, 这样的电影,没什么好说的,过眼云烟的东西。那么,从这些观点来看周星驰的 电影,首先他的电影是独特,衍生出无厘头的喜剧风格或者说文化,而且在香港 和内地都是极受欢迎的,天下谁人不识君呐,而且还不是快餐,广大的影迷还有 一种学理上的认识:解构主义的。让我们细细地说一些什么是解构主义吧:这是 一种西方近现代的哲学潮流,主张解构权威,高尚等等既成的社会认知的秩序结 构(打破权威,轰毁高尚)。可以这样说,解构主义就是以流氓的行为气质打掉 毁灭高尚人格或者权威认识,彻底解放人和思想。那我们再来看看周星驰的电影, 还真是这样的。唐僧,不高尚,很“喜剧”,瞎搞,创造出大话西游式的唐僧, 真是破天荒头一会。从台词上看,“至尊宝”到低是什么地方的人呀,还说英 语,还来点现代的骂人的话,也是解构吧! 不过,只是解构的话,那么这电影也没什么魅力的,充其量是像《武林外传》 这样的闹剧,没什么让人感动的东西,这也是解构主义的呢!《西游降魔篇》真 正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点地方,唐僧给孙悟空拔毛的那个桥段,还有最后的那一 段——师徒四人面无表情去西天大路(不苟言笑)。这两个地方,当真是伟大的, 我们可以看到不是什么解构的,恰恰还原的,是重回高尚,重回权威的。难道是 因为这种跳跃,变化让我们感觉到好惊喜吗?像渴极了喝到一口水,觉得这口水 真好呀!其实很平常。那么周星驰的电影是这样的情况吗?我想不是的,在这样 的庸俗和崇高,滥情和纯情的转化过程中,周星驰是用了自己的感情的或者充分 地释放出内心的,这其中有角色本身的能量,还有就是周星驰的能量。或者说, 角色本身的内涵太广了,把周星驰包含了进去。所以,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受 到那种被渲染的情绪,因为它本身太炽热了,又太现代了。 在《功夫》有一个桥段,说周星驰演的星和林子祥演的肥仔聪抢了黄圣依演 的芳卖的雪糕,他们就坐上了电车,逃跑,我们看这星和肥仔聪笑得怎么样?不 就是抢了点东西吗,难道是芳太好骗,太愚蠢了,所以才这样,我们看到了星和 肥仔聪笑得是像极了哭,那种动情难道只是因为这事情吗?当然他们也笑他们自 己,笑一系列的事情,为笑而笑,就是想笑。我们在这里就很清楚可以看到悲剧 的色彩了。这种悲剧的色彩当然也就不是一个小混混“星”能够达到的。有人说, 宫崎骏动画的《红猪》就是说宫崎骏自己,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精神,感情的 态度是表现宫崎骏自己的。这很有可能,但不能从表面上理解,而要说“红猪” 的内心世界和宫崎骏内心世界的一块地方是完全沟通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 个周星驰演的星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体现。而周星驰这个人的形象 或者电影形象更能代表的一个阶层是什么呢?正是广大的现代年轻人。所谓草根, 奋斗,逆袭是也。所以,也能看到很多年轻人说这说那说周星驰的电影,虽然普 遍上都是有点不着调的捧高。这也和周星驰电影的火有很大关系。 那么就是这种表现的方式:解构,回归,夹带着自己的货——构成周星驰电 影的特色。也就使得电影本身是活力四射的,而关键的地方还出现了周星驰本身 的肖像,色彩。这样的电影正是投中广大年轻人的心眼的。解构意味着无家可归, 回归意味着灵魂的归宿,而周星驰夹带的私货正好是真挚的自己精神流浪的,悲 观的意识,这三者的合一产生一个融洽和圆满的效果。这和当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精神的失落刚刚好契合,又不像纯粹表现悲伤的香港的黑帮电影,它有了回归崇 高和权威的意识,使人的精神在盲流之后有了寄托,当无论是“大话西游”还是 “西游降魔”里的唐僧表现出崇高的时候,解构的,失落的就都有了归宿。 而解构和回归都是可以模仿的,但周星驰的气质和精神是任何人都不能模仿 的。话说到,周星驰人缘不好,诸如吴孟达(老搭档),王晶(重要导演)都与 之闹不高兴了,“相亲相爱”的女朋友于文凤也与之兵戎相见法庭。而周星驰本 身是靠着多年打拼功成名就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周星驰本人有一种悲剧 的意识也很正常的。至于上述谁对谁错,我还是倾向于周星驰,艺术家靠心活, 一般演员,导演或者一般人靠脸活,本来就有了裂缝。周星驰是不怎么能把握现 实中的各种关系什么的,我看他的一些访谈视频,看来他不擅长交际。假如是我, 在现实生活中,我可能也是受不了他的,但这不是他的问题。像卢梭,当年法国、 英国的上流人士、大知识分子也不喜欢他的,甚至于诋毁他(如伏尔泰,狄德 罗),现在证明是他们都太世故,而卢梭天然又太敏感,而我觉得周星驰也是属 于这一类人的。至少是他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人性是这样的。有多人说看周星驰的 喜剧会感动得哭,恐怕冥冥中还有对周星驰本人的同情和爱怜吧!或者更高层次 的,对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同情和爱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