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逻辑、翻译与出版物及其评价得分
因为《你耳朵里有鱼吗》,又偶然想起了很久以前“文冤阁”的这个帖子(之所以记得,是因为在这里虽已8,9年,但没什么活动,中间4-5年还几乎没上这个站点)。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157913/
“朱头”(boarhead)举出的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逻辑关系上稍微有点绕,有些人立刻就晕了。他的原文:
第五栏中部给了英文原文和张雁深、许明龙两位先生的翻译,我觉得如果英文是法文的准确翻译的话,那么张、许二公或许都理解错了。 英文如下: But, it does not result from this that a religion brought from a distant country, totally different in climate, laws, mores and manners, has all the success that its holiness ought to promise it. 张:但并不是说,一种从很遥远地区传来的宗教,和当地的气候、法律、风俗、习惯完全不同,也将得到它的神圣尊严性所应给予它的一切成功。 许:但是,一种从遥远国家传入的宗教,一种与当地的气候、法律、风俗和习惯完全不能适应的宗教,并不会因其神圣而大获成功。
这句的意思根本不复杂。当时,本人跟帖讨论:
但是,一种宗教,如果传自气候、律法、道德风习和行为礼俗均完全迥异的某个遥远国度,并不一定会因其神圣而在本地大获成功。
说得更浅显一点,就是: 一种宗教来自远方,那个遥远的国度在气候、法律、风俗民情方面都与本地大相径庭;虽然这种宗教由于其神圣本该无往不利,但在本地却未必能成功。
与“耳朵”一样,许的译本,碰巧也是商务的出品;商务自带光环,再加上原著出色,所以目前看到评价是9.2. 这种评分之类的,体现的是“群众的智慧”,而且并非只是对译文本身的评价,所以是牵扯到很多“复杂”因素的一个“社会现象”——有志研究“豆瓣评分体系”者,可以写一部专论.....
但“耳朵”这样的出品,无论原著杰出或优秀或一般优秀或尚可,按目前零星看到的一些译文,如果此译文出品始终”及格“,甚至以后还逐渐”价值回归“,评分上升,那就是在告诉你,失灵失明失聪的东西,丰富多样又层出不穷,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