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再一次的放映嘛?(二)
在继续下面的部分时,我们先掉过头来,提及两件发生在策划之前的事情,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相当具有预见性的小规模预演了之后遇到的阻碍。
从疫情期间开始,学校开始着手整顿社团,原本挂靠每个学院的“院级社团”被逐步取消,原则上能留下的都是学校直接管辖的“校级社团”。而这条“政策”的出台,我们社团的指导老师还是通过学生与办公室闲谈得知的。也就是说,指导老师与所谓学生会之间的沟通是断裂的,无效的。而作为学生社团的负责人,我从来没有没有见到正式的文件,仅仅是“口头表述”,这使得今年招新出现了一些阻碍。原则上我们是应该直接解散的,或者升级成为“校级社团”。目前我们以「与老师合作的工作室」作为名义存活。所以从今年9月开始,我们和同院的电影社团已经开始考虑合并的事情,前负责人与老师打交道多,负责和老师沟通;我和该社团的负责人准备合并的具体事项。不出意外的话,在万玛才旦的影展结束后,我们就正式合并,不过既然我已经这么说了,那一定是出了些意外。
另一件事情来自上一次的放映留下的阴影,我们学校与外面的影视公司合作,在学校门口打造了颇有规模的「国际交流中心」,一个综合了影院、礼堂、办公、酒店于一体的建筑。开学伊始,影厅即将试营业,每个学院每周都有使用影厅放映的机会。按照院领导对我的交代,一次放映的场地费是1000元,这个费用我们不需要负担,学院会支付给管理影院的公司。我们可以选择放映一些上映过的影片。但随后我才意识到这家影院(当时)只有一个影厅能用,放映的方式只是将电脑连在服务器上,相当于家庭影院的投屏。而且电脑内存有限,播放质量太好的资源会造成卡顿,只好选择10G以下的资源。当然,这样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在影院放映,和之前教室的感受完全不同,我和大家都很兴奋。
熟悉院线放映的朋友应该都清楚,一般影院进行放映的片源是「DCP」,一种数字文件集。片方将片源提供给影院时需要影院提供「服务器证书」,凭借此在DCP上添加密钥,以此保护自己的版权,影院只能在密钥时间内进行放映。这也是「密钥延期」意味着延长一部电影上映时间的原因。兄弟社团的指导老师y老师(她对之后的事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邀请到一位去过戛纳的新人导演来这家试运营影院进行放映活动,对方欣然同意。我们只需要提供服务器证书,对方对DCP进行处理,之后邮寄就好。但问题就出在了服务器证书上。
由于多次的放映,我和那位负责放映的工作人员关系不差,所以我和兄弟社团的负责人兵分两路,我直接问这位工作人员服务器证书,他则通过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通过教学办,教学办再联系后勤部,后勤部联系营业影院的公司,以「正规途径」获取。结果两条线交汇在一起,所谓营业公司影院方面的负责人,就是那位负责放映的工作人员,而他对于服务器证书是什么,毫无概念。最终将对方问的不耐烦后,他终于甩出了自己公司技术部的电话。
在一个大家急急忙忙赶去上晚自习的晚上,我和另一负责人站在食堂门口拨通了电话。
“啊是这样的,咱们影院的设备当然是可以播放DCP文件的,但服务器证书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咱们影院还没通过消防检查,所以这些服务器,是二手的。”
“那什么时候消防检查可以通过呢?”
“这个,这个就说不上来了。”
一个通过学生电脑播放不到10G资源mp4格式、尚未通过消防检查、负责人对技术环节毫无概念的影院,服务器竟然都是二手的。
当时我们两个人傻站在食堂门口,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伤心,我不确定也无从得知我们掌握的这些信息,教学办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是否清楚,但每个人都好似颇具秩序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除此之外与学生的所有沟通都是“私人意见”,都是“帮忙”。
当然,那次放映活动还是较为顺利的结束了。这两件事出现在策划之前,其作用与所谓的意义都影响着现在和以后的放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