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无益格言------ 林则徐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针对世风日下的时弊,于一八三九年九月巡视澳门后,在前山写了《十无益格言》:
存心不善 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 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 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 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 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 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 积聚无益
巧取人财 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 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 仕途无益
林则徐(1783年─1850年)清末政治家,福建侯官人,嘉庆进土。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奉者。 林则徐虽然身居要职,公务很忙,但还是坚持每日早晚功课。他将《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往生咒》等佛经写在四寸见方的小本子上,便于在旅途中坚持早晚课诵,从这点可见他精进修持之一斑。 他不但自己精进修持,并将佛陀慈悲利人的精神,落实于爱国爱民的具体行动。早年曾修治黄河、白茆、浏河等水利,使一方众生免除水患、干旱之灾;曾力排种种干扰和压力,严禁鸦片,成绩卓著,使许多百姓摆脱迷毒之害;鸦片战争爆发又严密设防,使英军在奥无法得逞,力使中土人民免于侵略者的奴役蹂躏;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曾派人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借此学习、借鉴外国人的一技之长。可见工作、事业和修持佛法并不矛盾,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存心不善 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 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 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 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 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 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 积聚无益
巧取人财 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 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 仕途无益
林则徐(1783年─1850年)清末政治家,福建侯官人,嘉庆进土。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奉者。 林则徐虽然身居要职,公务很忙,但还是坚持每日早晚功课。他将《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往生咒》等佛经写在四寸见方的小本子上,便于在旅途中坚持早晚课诵,从这点可见他精进修持之一斑。 他不但自己精进修持,并将佛陀慈悲利人的精神,落实于爱国爱民的具体行动。早年曾修治黄河、白茆、浏河等水利,使一方众生免除水患、干旱之灾;曾力排种种干扰和压力,严禁鸦片,成绩卓著,使许多百姓摆脱迷毒之害;鸦片战争爆发又严密设防,使英军在奥无法得逞,力使中土人民免于侵略者的奴役蹂躏;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曾派人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借此学习、借鉴外国人的一技之长。可见工作、事业和修持佛法并不矛盾,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