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夜》看后感想
周末,上海天气萧瑟,冷冷的空气让人只想在温暖的被窝里待着,拿出自己一直想看的纪录片,一部记录动物收容所中狗狗在执行安乐死前的十二夜的故事,太过真实的故事使我看完后心情一直不能平静,特别想找一个人诉说出来这种沉重,但是当时环顾身边,只有一个和片中主人公一样的狗狗,怎么忍心将这些和他一样的同胞如此的经历和他说呢,所以只能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像陌生人诉说这份心情。

片中大多都是没有芯片的流浪狗,既有其貌不扬的土狗,也有模样俊俏的品种狗,既有正在孕期或哺乳期的狗妈妈,也有性格彪悍的大公狗,所有的狗狗被分为三类,公狗,母狗,小狗,2-3只狗狗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一天一小盆狗粮,至于每个狗狗是否都能够吃到食物,没有人关心,在这里,弱肉强食体现出了强大的适存性,比如一直关有三只狗狗的笼子,其中一直性格特别强势,总是有优先进食权,只有他吃完,别的狗狗才能够进食,他不吃完,另外两条只能看着他吃。
还有一个狗妈妈,我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进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窝小狗,由于收容所的管理制度,小狗和妈妈要分别被放到不同的区域,可能是对小狗的断乳,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狗妈妈的眼睛自始至终那个就没有转移,一直朝着宝宝所有的区域,宝宝的每次叫声都另她心情焦灼。

图片上两只类似双胞胎的狗狗,左边这只活泼的叫皮卡丘,右边这只深沉低着头对着墙壁发呆的叫达摩。两只狗性格迥异,却也相互陪伴,不过皮卡丘却没有熬过去,疾病夺走了他的生命,带走了达摩的陪伴,画面最后,达摩因为室友的死亡,崩溃绝望的想要逃脱笼子,并伴随的哀嚎的哭鸣声,可想而知他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绝望。

这只狗狗叫十五分钟,是曾经有过家有过主人的狗,不知道他的主人经历了什么,联系清洁队来把他带走,虽然清洁队一再告知12日内就会被执行安乐死,主人还是在犹豫15分钟后忍痛挥手,我想到了自己家的小度,如果小度被清洁队从我身边带走,我得多么的心痛,我一直认为狗狗对于自己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动物,而是孩子,因为他也是和孩子一样,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也是看着他的情绪波动一点点长大的。

这只狗的名字叫勇敢,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他一次次的试图突破牢笼寻找出自由的可能性,虽然害怕,恐惧 ,小心,但还是一次次的尝试,最终的结果却是被关进了更小的单间,直到心如死灰的等待最后的审判。
当然这里也有温情的存在,一只叫跳跳的狗,可能是年纪还比较小的原因,所有总是没心没肺的开心,但是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身边一直有一个叫dicgo的母狗给他庇护,跳跳总是可以随时依偎在dicgo的身边,可以随时对着她撒娇玩耍,只不过最后Dicgo却没有迎来美好的结果,在最后的时候染病死亡。可能是有Dicgo的最后庇护,跳跳最后被一个善良的人家领养,算是得到了一个美好的狗生结局。

虽然有温情的存在,但是这里毕竟是暂时的收容所,在这里狗狗的唯一使命只是活着,仅此而已,至于额外的馈赠,没有人给与他们,他们也不敢奢望。很多画面其实对于我这样的养狗和爱狗人士其实是看着很不舒服的,比如套脖圈强制狗狗进笼子,动物收容所的工作人员每天粗暴清洁,饿殍遍地的狗狗,看着这些画面忍不住就很气愤,动物收容所每年都要迎接100万只狗,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到每只狗的生命,只能提供当前的环境暂时收养这些小生命,但是,饮食不良,不干净的环境,精神的低落,还是致使很多身体虚弱的狗狗支撑不到最后离开的时候,看着画面中工作人员像随意去垃圾一样把狗狗的尸体扔到黑色垃圾袋里,心情真的很崩溃。但是转念一想,这些人有什么错误呢,有错误的应该是那些不负责任随意养育又随意抛弃狗狗的人,造成这些狗狗流落到了社会上,但是却没有接受过这个社会的规则培训,所以就成为了这个社会的潜在危害,所以只能被迫送到动物收容所,只能被动的由人类决定他们的命运,所以我们不能责备这些工作人员,也不能责备那些害怕狗狗的人,更不能去责怪这些最无辜的狗狗,只是希望这个社会对于养育的政策再健全些,不要把这些狗狗的生命门槛设置的那么低,大家同为宇宙中的生命,他们的生命不应为人性的底线买单。

看着这些狗狗在收容所里,从刚进来时的恐惧,中间等待时的不安和绝望,到最后看见领养人时的期待和摇尾讨好,真的好像看到了作为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模样,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能够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有多少,能够最终被人领养,并幸福的度过一生的人有多少,而且如果跳出人这个载体所在的社会,可能宇宙中也有某些生物像我们现在看待这些狗狗一样看着人类呢,我想自己心情沉重的原因不单单时为了这些狗狗的命运缅怀,也是为自己作为一个人类的身不由己而缅怀。
最后倡导,以领养代替购买,不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