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的三级六等都是怎么划分的
普通话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级。

一级(标准的普通话)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100)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96.99)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91.99)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86.99)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z-zh-j、送气不送气、i-ü不分,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79.99)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69.99)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方言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了解了普通话考试的等级划分,接下来也了解一下各行各业对普通话水平的要求吧~~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 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 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
- 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和从事播音、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水平。
- 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