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回家开个店,荼毒了多少打工人:现实和梦想是两回事

文/丸子
01.打工人想创业有多难
近段时间,打工人风靡网络,无论你是企业高管,年薪百万,还是工地搬砖,月薪才不到四千,只要你不是老板,那么就都是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打工人这个梗,大家玩得更多的是一种调侃和自嘲。
现实的打工人就是用自己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去为公司创造利益和财富,等到个人剩余的价值发挥完之后,公司就再换上新一轮的年轻的打工人。
比起轻松幽默的打工人段子,更多的是打工人背后说不出的辛酸和崩溃。
不少打工人在工作压力过大时,习惯安慰自己“实在混不下去,大不了回家开个店”。回家开店似乎就是打工人们不再打工后最好的选择了,但问题是开店创业容易吗?

清华大学教授田轩用最实际的数据告诉我们,创业并不容易,还很难。
美国初创企业占15%,27%在第1年就倒闭了,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 中国每分钟诞生8家企业,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年半,失败率高达80%,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5%。
打工人想创业成功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就算是马云,他也没有一蹴而就的运气。
马云在35岁的时候,创立了阿里巴巴,直到如今发展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公司,很多人都羡慕马云的成功,但是却很少人留意到在马云成功之前,他也踩了不少坑才走过来的。
30岁之前的马云也是一个打工人,在高考落榜之后他做过搬运工、蹬三轮车、做小贩。
30后马云开始创业,从接触网络到阿里巴巴问世,他用了5年的时间,经历了2次失败才获得了成功。
刚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相信马云,都说他是骗子。马云自己后来也说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他和合伙人都是“用闲钱投资,不允许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没有人是神,能够预知到自己会成功,在没有成功之前,谁也不能把梦想和现实混为一谈。
02.现实和梦想是两回事
梦想并不等同于现实,但令人悲哀的是,有不少人都没能明白这个道理。
朋友小林是一个北漂,她自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一线城市打拼,这些年来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
虽然做着一份让人羡慕的高薪职业,但是小林却总说活得很累,在公司工作十多年,小林对自己的工作已经没有太大的热情了。她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小店,过着喝茶赏花的生活。
今年年初,疫情大爆发的时候,小林回到老家,就趁机决定了不再北漂。她和公司辞职,在老家开起了一家卖书和文具的小店。

她选择店铺的时候,还特别仔细地考察了,才决定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开一间书店,一楼卖文具,二楼卖书。
按照朋友的想法是开书店不像饮食店那样折腾,就是前期会累一点,等到店铺走上正轨之后,大概可以闲下来了。
谁料后来才发现前期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花了5万多块租好店铺并且装修好,因为想要一个与众不同的店面设计,朋友还特地找了设计师设计的。然后又要请人搞卫生、摆上商品、标好价格等等。
好不容易把前期工作准备好,高高兴兴地开业了,过了几个月却发现开店就是在不停的把自己的钱砸进去,却没有得到多少利润。
本想着自己当老板,生活可以过得轻松一点,然而最后才发现当了老板比打工还要忙,而且经常入不敷出。
曾经以为老板是不用工作的,但等到你开始创业了就知道,老板什么事情都要做,特别是当资金特别紧张,又请不起人的时候,连打扫都要自己亲自动手。

当老板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成功的老板也是经历过失败才能成功的,如果你的梦想是做一个老板,那么你就要准备好不停地解决问题。
创业就是不停地出问题,然后需要你不停地去解决问题,永远别想着做好前期工作就能一劳永逸了。
没有匹配的能力的人,还是专心去做好一个打工人吧。
03.想要创业成功,必须要有匹配的能力
郑爽和她的前男友张恒曾在热恋时一起投资过千万创办了一家公司,但不到一年时间,公司资金管理却因运营不善,需要追加投资才能正常运营。
郑爽在拒绝追加投资后,前男友张恒就单方面宣布自己辞职,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行,公司员工工资也被拖欠。
最后,没能领到工资的员工就只能起诉张恒,张恒还因此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了高消费等。

这是一个很失败的创业案例,两个人合伙创业,最后创业失败,还牵扯出借贷纠纷,不禁让人感叹,原来再有钱的人,没有相匹配的能力,也是不能创业成功的。
而这样的能力指的是控制情绪的能力,想要创业的人绝不能一次失败就人生绝望,还有认知能力,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再有就是必不可少的领导才能和管理协调的能力,做老板如果不能懂得如何去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并且协调好上下级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结果就是会让你的公司成为一盘散沙,你一个人再努力也没有用。
一个人的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是你是否能够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假若你只是一个纸上谈兵,只会夸夸其谈的人,那么再好的梦想对于你来说也只能是梦想,而不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