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笔记 | 小白的二手房焕新之路
19年秋天,我和老胡终于买了房。
买房真累啊。在APP上顺着地铁线一站一站筛选,看基本的形势。重点选了几个小区域,请中介不时更新房源消息,一到周末就跑去实地看。从夏初到夏末,烤了整整三个多月的太阳,才选定了租住地附近的一套二手房。
还没来得及喘气,又要马不停蹄地装修了,毕竟谁不心疼那房租呢。
装修经验和创意分享的文章,以前看得不少,但是轮到自己,依旧是一脸懵,连基本流程都领会不了。幸好朋友推荐了装修公司,一来二去觉得老板工作挺上心,价格也合理,就快速定下了,以半包的方式合作,由装修公司提供主材基建,把控整体流程,自己就主要在可眼见的部分选材选料。又采购了监理服务,在关键节点当场协助验收,给到一些专业建议。
好,开始看看房。

原始户型其实挺不错的,南北通透,除了主卫是暗卫,其他房间都有窗,挺周正又标准的。但考虑到我俩的生活习惯,还是决定做些微调。
- 开放区域:客餐厅阳台全部打通,北阳台纳入了厨房,南阳台则改成了地台,作为客厅的延伸,晾晒功能交由烘干机搞定。次卧门调整了位置,减少了客厅的门洞,让整个空间更完整。
- 卫生间的调整:暗卫原本想改成榻榻米书房的,但受无窗以及承重墙、管道等限制,最终改成了衣帽间;客卫则略扩大,结合过道,做成三分离卫生间

说起来是三言两语的改动,当时却是一群人绞尽脑汁折腾了好久。装修风格更不是几个北欧、日式、简约这几个词可以说清的,不如用图片来沟通,把收藏的图片标记了喜欢的点,通通发给设计师。

即便又看了很多某乎文章,听了各方的介绍,都无法对流程有个清晰的概念。直接搬了电脑做了日历,请施工队给一步步估了时间。

装修终于要开始了!
首先,奉母命举办个简单的开工仪式

开始走流程!
1. 拆旧:拆就完了!

再砌上新增的墙

2. 水电改造
真没想到,装修才刚一开始,就突然要做好多大决定。与其说我们经历的是装修流程,不如说是由装修进度来推进的采购流程(自打装修开始,每个周末就从看房变成看建材家具了)。
空调:厨餐客厅联通后空间较大,仅靠立式机可能难以满足,且占用地面空间,最终在厨房和客厅各安装了中央空调出风口。为了节省预算,卧室选择了挂机(但是感到懊悔)。新风则直接放弃了,对空气质量要求不高。
地暖:放弃了地暖是出于经济原因,一来安装就需要小几万,二来日后使用起来要不少电费,而打工人又长时间不在家,觉得不太划算。但条件允许的话,冬天如果能躺在暖烘烘的地毯上,或是光脚踩在温热的地板上,当然是香的!
净水:心里是想配置全屋的净水和软水的,但是跟随大多数家庭的选择,只配置了前置净水(在水进家门前做初步清洁)和直饮。
橱柜:橱柜的设计上由橱柜公司负责的,所以突然又多了个找橱柜供应商的任务。且粗看只要确认大致的布局和使用动线,实际上则要考虑到后续所有使用的电器、尺寸和摆放位置,一下子就有好大的工作量!
开关插座的排布:要对家中的灯具和用电习惯有打算。开关插座除了日常能想到的,还要尽可能地多安排,以免有未考虑周全地需求冒出来。对于光线,我们毫无想法,全由设计师来做建议。
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窗户也是这个阶段就要定下来的。我们在小建材市场找的,真是太大意了!从实际价格,到施工进度,再到最终的效果,都让人颇为不满。
除了这些大事,万万没想到的是,如果想要高颜值,装入墙式卫浴五金(例如水龙头、花洒、电热毛巾架)和洗手台柜,这会儿就得选好商品了。这我哪办得到呢。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全数放弃了。

3. 泥工
国庆出游回来,泥工开始。
我们则开始落实下一波材料:瓷砖、防盗门、木门、油烟机、热水器、地板、吊顶扣板
瓷砖大多数选了最基础的哑光款式,只在洗手台选了有波纹的,丰富一下造型。
门:木门快速敲定最简(pian)约(yi)的白色款式。防盗门复制了朋友的同款。
地板是最难选的。强化地板的样式多少会有些人造感,没有实木地板自然。经过反复挑选和犹豫,咬牙买了一家进口的强化地板,耐磨的数据让老胡满意,花色纹路我也满意。
烟灶的部分,考虑到炖煮的需求,本来想买多个灶头的,不过一般都是进口品牌才有,且各个炉头的间距较小,适合小小的炖锅和煎锅,如果中式的大炖锅、大铁锅放在一起,必然施展不开。最终买了传统的双灶,配合一个电陶炉。

11月头,选购完毕,泥工也完成了。
4. 木工
家里的橱柜都交给了全屋定制,所以木工阶段,主要是做吊顶。

吊顶装上以后,立马感觉空间压抑了许多。
5. 油漆

毫无创意地选了全屋白色,省得哪天看厌了后悔。在一堆大差不差地色卡里选了我家的白色。实际其实也是要看油漆师傅刷上的最终颜色的。

6. 安装
到这里,基本的大项都已经结束了,进入最后的采购和安装季。少了施工队的催促,自己疯狂浏览各种推荐。
趁着双十一敲定了一波家具,又定了全屋的柜子,等到12月,才陆续到货安装。


赶不及年前入住,索性就慢慢补齐家具吧!
一年半以后
确定是个舒服的家
生活休闲区
厨房如愿成为了重点活动区域,大家一起帮忙也活动得开


凹陷的一面正好做了电器柜,烤箱是嵌入的,其他其实都是开放格,一侧单纯置物,一侧则放置小电器。柜子的尺寸略突出墙面十几公分,正好加个隔板,利用上了墙面空间,也做个齐平。

如果说缺憾,那就是还不够大,还缺岛台和吧台!





更多时候,我们喜欢坐在地上,把茶几当餐桌,一边看投影,一边吃饭。


从家里闲置的茶台正好搬来阳台,两侧则分别是我的香料种植基地和户外用品收纳柜

起居
过了门洞,就是卫生间和两个卧室

受台面宽度限制,只能做台上盆,造型还不错,就是每次用都会溅出水,需要额外清理。



主卧的小衣帽间,总觉得布局设计不太科学,转角比较浪费,层板的尺寸也不是很适合堆放衣服,只有顶部一个光源,有时候觉得看东西不太清楚,总之,没有平常用衣柜来得顺手。门口的门也常年敞开,全当是个装饰了吧
次卧布局相对紧凑些
一点心得
1. 即便还没有家,都不妨碍你尽早准备装修!
尽可能早地早做收集,家居分享也好,家具装饰也好,就算不能实际用到新家里,都能帮到你在装修时更快更清晰地接近理想的想。再也不需要为了赶进度,放弃好看的入墙龙头了
2. 尽可能地想象自己的生活状态,让房间契合需求
留了尽可能多的电源插座,实际用起来,还是会觉得这个位置差了一点儿。排布的时候尽可能站在那个位置展开对生活图景的想象吧!
3. 及时返工
在能承受的范围内,一旦发现目前的方案有不妥之处,就及时返工调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