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打工人
昨天晚上开部门例会,我想我大概率是得罪了我们的产品经理。
原因是我和他最近几个月一直配合打磨一个新产品,他负责产品,我负责商务,为什么要配合呢,因为我们做的是针对一个行业的专业性软件产品,但是我们公司从上至下都不了解这个行业,如果不和客户多沟通多学习,那只能闭门造车,毫无意义,而我的工作就是利用原有的客户关系找到愿意和我们接触的客户,争取从他们那学习到业务经验,再结合我们的技术,做出一个成型的产品,然后推广给全国的客户。
产品经理原来在做另外一个行业,到了我们公司之后,老板利用创业公司所谓的灵活性让他研究我所在的对他来说全新的这个行业,他没有拒绝,事实上,反而表现的兢兢业业,通过各种渠道以及自己聪明的大脑很快掌握了入门知识,也就是说可以和客户对得上话了。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我们整个部门也很期待通过这个新产品打开目前不是很好的市场,但是最近我发现,他开始回避问题了,我们通过和客户的多次沟通,做出了一个基本版本,也就是说大概的功能模块出来了,但是我们只是一个月一两次的长途拜访很难让我们对客户的业务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想要打破这个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在客户现场参与到他们的业务中,但是这样一来,就需要产品经理长驻在当地,可能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我和产品经理私下沟通的时候,他并没有排斥这件事,甚至在我们出差的当地开玩笑说以后就是一个人在这上下班了,所以我一直认为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但是昨晚开会他对这个情况闭口不提,只是一味的说技术开发到了哪个阶段,甚至说我们的产品已经基本成型,含含糊糊的说差不多可以推广了。
坦白来讲,我不想说这件事会影响到公司在行业里的发展这么大的层面,从自我出发的角度来说,这影响到了我明年有没有产品可卖,没有产品可卖最可怕的不是没有业绩拿不到提成,而是我面临失业的危机。
当然,我在会议中并没有说产品经理必须长驻在客户现场,我只是把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客户的反馈意见都讲了出来,然后让老板和产品经理决定以哪种方式解决更好,我在商务层面完全配合,老板在了解了全部情况以后,提出希望产品经理在客户现场待一段时间,以尽快做出成型可用的产品为准则。
产品经理并没有把话说死,他说可以把目前客户交过来的任务完成,然后再确定要不要在客户现场长驻,通过种种迹象,我想他大概是不乐意的,那我这种汇报,他肯定也是不开心的。
产品经理是单身,再加上我们工作性质就是经常出差,所以他的这种抵触是我没有想到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我的做法是否合适,会议结束后我想了挺久也没有找到标准答案。
而且这又让我想到了两年前的一件事。
2017年底我所在的新公司招聘售前,那家公司给出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我认为还不错,每个人的薪资情况不同,售前职位能拿多少我不知道,但是五险一金按照最高标准缴,通讯和饭补都有,出差的话每天150元补助,嘀嘀打车每人每月账户3000元(只针对出差人士),以我当时每月20多天的出差频率也能做到打车自由,这个时候正好我原公司一个合作过两次的售前同事找到我说想换工作,于是我热心的邀请她来入职。
面试很顺利,她很快办理好了入职手续,来公司第一天我请她吃饭时,她告诉我还有另外一家业内发展挺快的公司邀请她过去,但是她觉得我是愿意做事的人,她为了我选择了我们公司,我挺感动的,我想只要一起努力做事,挣钱的日子还远吗。
刚开始一切都很好,我们刚跑了一两个月就做了一个项目(行业项目周期长,能做那个项目有很大成分是运气),项目签订当天我还开心的发了朋友圈。

当时我的想法是,我们把某省的地市全部跑一遍,筛选出有需求的客户再重点跟进,当然,这么做的话就需要密集出差,我们跑十多个地市需要两周或者三周的时间,在我们跑了一周的时候,她说这样不行,身体吃不消,她身体不太好我知道,所以我也表示理解,然后我说我们可以先休息几天,然后再约客户,她不高兴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她暗示说以前有位售前同事和销售打配合,就是销售跟公司申请那位售前一起出差,但是售前并不用真的出差,而是在家休息,她说完这番话之后看着我,那一刻我才明白她的目的,她选择我选择这家公司就是希望我能帮她掩护,我很震惊。
销售可以混吗,也可以,大不了没有业绩经常换工作呗,反正每个公司给的底薪都能活着,可我不愿意,我不想只靠底薪活着也不想频繁换工作,我需要工作带给我金钱和自我价值感,所以我忽略了她这番话,结果就是她直接和公司副总谈话,表示不愿意频繁出差,公司也尊重她的想法,让她去了某个省的省会定点出差,这样就不用每个地方到处奔波,至于我们,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甚至在公司会议上碰到也不说话,我是很平静的看待这件事的,没有把她的想法告诉任何人,顶多有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唏嘘,至于她怎么看我,不重要的。
我知道很多公司存在压榨剥削员工的现象,也有很多帖子描述自己工作中的心酸,大骂老板的不人道和该死的996是福报,但是有没有人借着这种现象夸大自己的委屈和无奈行浑水摸鱼之实,或者拿这个当借口懈怠,我想也不是不存在吧。
撇开某些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单从工作本身来说,我认为无论是个人创业还是公司上班,工作本质上都是为自己。创业是为自己做事,成功当然能挣到更多的钱,但是并不完全自由,且对于工作能力和强度比在公司上班要求更高,公司上班本质上也是为自己,为自己挣到的那份钱,为自己学到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我不赞同为自己的简历打工是空话和毒鸡汤,事实上,当我们年岁渐长,那些靠年轻就能胜任的工作不再要你的时候,你在以往工作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为你战胜竞争者增加一份筹码。
说回我们产品经理,如果他不喜欢这个新行业,他可以和老板提出来,他不想长驻外地,虽有压力但也没太大关系,只是撇开这些不谈,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如果能全力以赴,把一个产品从0到1这个最艰难的阶段实现,是多么大的成就感,我想也是他工作生涯中可以走稳以后道路的基石吧。
打工人不容易,这个世界也并不公平,踏实做事不见得能飞黄腾达发财致富,可我知道偷懒耍滑一定不是长久之计,那些钱多事少氛围好的工作且不说有没有,就算是有,作为普通人也不见得能进去,就算进去又能怎么样呢,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不变的是光阴一去不复返,那条叫做时间的道路只能向前,那些年轻时追求的轻松也许会成为年老后的悔憾,我并不酸。
于我而言,我并没有多强大的工作能力,只是我把人生最灿烂时光中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给了工作,这件事情,我很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