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读18《都市一无所有》/摘抄/有感

---小说
- 破碎的孩子(Borken Children)——简·卡森
- 假如它回的来,它就会回来。假如它回不来,那么也会有别人因它受益。
- 每周五晚上他会为她待会一个特里牌香橙巧克力和一瓶柠檬红茶,假定这些东西足够代替他说些甜言蜜语。我的外祖母无可抱怨,所以她是快乐的。
- 她扮出副施恩的姿态,为了她丈夫的血统,主动要求去北方。(这多少是个谎言,以甜蜜的方式说出,却掩盖了她自己的欲望她生平第一次渴望生活在树下,身边跑窜着狐狸、陪伴着歌唱的人们。)而他则以自己的谎言去应对她的。他声称愿意搬到南部去,首先是为了他妻子好,其次是为了那空的土地、新鲜的牛奶和充足的晨光。
- 他们没入一片虔敬的静默里,思忖着自己是足够热爱这片岛屿,以至于可以既不去北边也不去南既不做异乡客也不做故乡人,而是勇敢地开拓一个全新的方向,在一切的中间,达成一个如发丝状裂缝一样微妙的平衡。
2.涓滴(Trickle Down)——内德·鲍曼
- 这不是真正的饥饿,这只是假象的饿意,是自主的饿意,因为在根本上我是一个享有优待的中产阶级,而且我已经选择了这个:我已经选择了追求我的艺术而不是一份真正的职业选择了在组约生活,选择了把钱花在护肤品、浓咖啡和烟草上,选择了不去联系只要我需要就会请我吃饭的朋友。
--诗歌
-----垄断
- 我从不吃蛋糕已防止世界融化
我是我自已的安慰
- 我与物质世界有着麻的关系
我沾沾自喜地把我的铜币扔进河里
(我做所有的事都带着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得意)
我提倡公然致谢
- 我是最后一个眼睁静地抽中下下签的人
我在街角悲惨地游荡,在那里
我挂出的卡片上写着:如果你看见
我挣扎着试图举起这张卡片,拜托了,不要来帮助我
------ 长江
- 忘记是谁了
说过
旅行总是苦难的
--访谈
- 杰夫·戴尔专访待在书桌旁也可以拥有充满冒险的一生(Interview With Geoff Dyer: You can have an adventurous life even without leaving your desk.)
- 写作的内在原则就是自我教育
- 在一个不同的时点去到某个地方,我的人生会多么的美妙啊。
--随笔
- 非虚构《菲律宾跳岛记》种草奥斯洛布看鲸鲨。
--报道
- 《忍冬天的春天》这篇讲述的很有趣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去了解英国工党。
--评论
- 为女性主义与历史虚焦——"在大历史的背景下把玩小人物的痛。"批判严歌苓的小说观点独特尖锐,越来越喜欢用独特的观点发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大众,带着偏见看世界。
- 纽约文学志:
- 谁没有爱过纽约呢?它的自由和开放,繁华和包容令我在离开它的时候怀念不止。我想起加缪的话:“是的我不知所措。我知道有些城市像某些女人一样,推搡你擦破了你的灵魂,从你的全身带走珍贵的灼伤,既是丑事又是乐趣。
- 我爱国纽约,以一种有时使你充满犹豫和厌恶的强烈的爱;人们有时候需要流放。 --加缪《纽约的雨》
- “清晨走在曼哈顿第七大道上,你有时会看见有人睡在轿车的后座上。我很幸运有个地方住甚至是纽约人有时都没地方住。有很多东西我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身份。‘我是一个流浪者,我是个赌徒。我离家千里’,这几句很好地概括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