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

2014年上映的港剧《使徒行者》红极一时,收获大批影迷的关注,不断突破各种港剧记录,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3分。
《使徒行者》中的“使徒”和“行者”都是宗教用语,“使徒”代表着背负着使命或任务的角色,而“行者”指的是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象征着影片中卧底和罪犯间复杂的人物关系。
时隔两年,推出了推出了电影版《使徒行者(2016)》,这部由古天乐、张家辉和吴镇宇三大影帝坐镇的警匪片,在演员整容方面可以说是异常强大,不光为影片提供三大影帝互相飙戏的桥段,更是影片票房强有力的保证。

影片刚开头便是一场发声势浩大的巴西混战,潜伏多年的卧底被发现,各种犯罪资料被毁,卧底与罪犯间的枪林弹雨,造就了这种警匪大片的感觉。
正当我们认为接下来的剧情会延续这种风格时,却有了下面这一幕。

一个穿着彩色皮衣的女警察与罪犯们在街头追逐的情节,逃跑也不忘大喊大叫,这令人喷饭的台词,以及各种搞怪的姿势,俨然一股喜剧烂片的气息,至此,影片开头所塑造的氛围全无。
(丁小佳这个角色几乎是毁灭性的。即使它保留了电视剧版本的市场风格,但是当演员从林枫换成张家辉时,这种风格实际上已经被无意间切换了。近年来张家辉的成名之路向我们表明,严肃性似乎比追逐喜剧更适合张家辉。但是丁小佳保留了原来的“喜剧”角色,但整部电影都被宣传为严肃的。在双方的背景下,强烈的反差使人们极为不舒服。 )
熬过了这戏剧化的开头,当张家辉饰演的蓝博文和古天乐饰演的邵志朗共同去往巴西时,正片的剧情才刚刚开始。

影片的剧情主要从两条故事线上发展的,一条是卧底Black Jack寻找组织,另一条则是蓝博文和邵志朗之间的明争暗斗。
在第一条故事线上,蓝博文以卧底的身份进入到了德茂集团寻找犯罪证据,当卧底联系人康警官去世后,警局内的卧底资料全部被毁,蓝博文的卧底身份也随之消失,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的卧底身份,是就是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任务还是接受现在的罪犯身份,这是一个摆在他面前的问题。
在第二条故事线上,本是蓝博文大哥的邵志朗,在公司地位上一落千丈,公司安保人员也将其拒之门外。之后的邵志朗利用黑客技术获取到了卧底与警方联系的“康氏密码”,冒充了蓝博文的卧底身份,希望借助黑白两道的力量帮助自己上位。
一场巴西之旅将这两条故事线交织在一起。
一个想要完成任务,重回组织;一个想要证明自己,借此上位。

在角色设计方面,影片中不仅仅是卧底,而且领导他们的老板卓凯(卓先生),其他人甚至是帮派老板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不仅有好的一面,而且也有坏的一面。
人格不再简单,只有A面,而没有B面,而是复杂的面。例如,我之前提到的Kobe,它被设置为金融业的年轻人才,他每天穿西装打领带,但实际上他是一家金融公司的秘密特工。后来,他潜伏在帮派老板谭焕熙的监狱中,并假装在他获释后帮他洗钱。Kobe经常陷入内心痛苦的卧底状态和对自己幸福的选择。
还有林枫扮演的卧底是一个痞帅痞帅的角色。seed从别人的弟弟到这个职位,直到他成为红影社的老板,他经常身穿黑色皮夹克的黑帮老大。尽管他是卧底特工,但他的处事风格却是暴力的风格,每当他看到罪犯总是可以使用一切手段逃脱法律制裁时,他想到了暴力对抗暴力。这样,他很可能走上了犯罪之路,但最终被上级阻止。这样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角色,虽然和卧底身份上有冲突,但是那种感觉是很真实,因为人的天性是很复杂。
例如,佘诗曼扮演的女主角阿丁热爱金钱,并为金钱而完成任务,但她也有正义感。
另一个例子是帮派老板谭焕喜,他是野蛮,无良的微笑老虎,但是他也有善良和温柔的一面。因此,该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值得欣赏,有些脆弱而强大,有些正义与邪恶,有的舍己为人,也有的自私自利。

在这部电影中,张家辉和古天乐所表现出的兄弟情谊仍然令人感动。他们与小莹一起演奏的部分非常令人感慨,日常生活中没有这种表现。不禁让人回想起在“枪火”中,当男人们一起等老板时,人们无聊地玩着纸小队的那部分给人留下了非常真实而微妙的印象。
表达兄弟情谊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这种友谊和亲情,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感受。如何表达真实的感觉实际上是演员之间的默契,在张家辉和古天乐之间,既有演技上的加成,还有角色上的加成,所以表达是自然而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