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小楷,意想不到!
艺术家简介

曾 翔 祖籍湖北随州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 篆刻研究所所长 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湖北书法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
前 言
楷书笔法体系的成熟,可追溯到魏晋时期出现的新体,以钟、王为标志。从现今流传的拓本推断,那时的楷书应该是有不少隶书遗意的。换言之,楷书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这一动态的存在,钟王楷书才具有原创的活力。况且,在钟王同时代及稍后时代,北方的楷书还有着与钟王不同的审美。
真正影响当今大众审美的是唐代的楷书高峰的出现后,原创性持续减弱,导致楷书成了低水平"平正"的代名词。这是一个社会性的书法教育问题。事实上,前人对楷书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唐,清代碑学中兴,意味着另一个楷书高峰的出现。这时的楷书,在一个比唐人更为开阔的视野下,探索了新的楷则。
我的楷书创作接纳了清代以来的楷书新传统,基于篆隶楷行的书体通变,亦基于碑与帖的互补。是非成败还请方家批评。
木木堂2018年7月于牧云庵
作品欣赏

《心经》 20 X 35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
铃印:曾

《心经》 20 X 35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
铃印:曾

范仲淹《岳阳楼记》 22 X 35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曾翔抄
铃印:曾

《杂抄三则》 17 X 24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
铃印:曾

王羲之《兰亭集序》 18 X 35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
铃印:曾

《心经》 35 X 15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
铃印:曾

《心经》 35 X 18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
铃印:曾

普济《五灯会元》卷第三 23 X 27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曾翔
铃印:曾

陈益祥、张岱文两篇 23 X 28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曾翔
铃印:曾

普济《五灯会元》卷第三 30 X 35cm 宣纸 2018年
落款:木木堂曾翔
铃印:曾

作品尺寸:23 cm X 35 cm
| 单字高清 |































-
千暮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16 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