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法真正地了解自我
有时候总是在想,什么构成了我?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大部分是由体内激素影响。 生物学告诉我们,一个的基因决定她TA的身高、长相、智商、天赋、性别等等。 人的性格、见识、思想、格局,则与其经历息息相关。人很多时候,出生的时候,已经大概率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这里说的是大概率,并没有说人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中国古代的易经,原理上也是把各种因素事物进行归类,从某一种逻辑去推演,得到所谓的“天机”。 问题是,我,是怎么形成的?我的想法从何而来?我的人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理解自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人只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大脑思考得出来的。而是在极端的条件下,做出来的选择。
人一生中只能碰到有限的极端条件,也就是说,人了解自我,理论上也是有限的。
既然本人很难真正地了解自我?他人呢?
有句话叫旁观者清,相对而言,他人经历的东西、事情,如果刚好与本人经历的事情差不多,会能更加地接近去理解本人的真实自我。但是,他人大部分情况下,是无法做到去了解一个人的。
一个人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简单在,都是人,那么就脱离不了作为人的基本属性,都会有七情六欲。复杂在,人经历的东西事情都不一样,他人非常难做到感同身受。更不要说,真正去理解一个人。
有时候,本人都不一定理解本人,更何况他人呢?
我个人认为,很多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本质上都是经验主义,或者说是套用其他社会理论去解释。
所以,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所接受的不过是社会带给他的思想。但也有他自主性,思想的DNA就是他每天经历本身再加上他对这种经历自身内化的一种表现。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