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断舍离-悠长假期- 11.21~11.25
Day 21(11.21)断舍离进入瓶颈期
尽管昨天还在说这个月断舍离稳步推进,今日试图整理书籍时,看到有那么多未读、且都是大部头很难啃时(轻松好读的在入手当下就完成了),内心是有点崩溃的。待读书包括许倬云《万水千山》、《理性乐观经济学》、《分析与思考》等等,都不是可以一目十行完成的,有的还需要细细思索、做做笔记。
课程上也有同样的问题,大量几十节到几百节的课,还都是类似于资治通鉴赏读、或管理学等。这样的课,在之前开车时听过,当时觉得太过碎片化、理解吸收不尽人意,现在花整块时间来完成又觉得望而却步、太过枯燥了…
引发更深层次的焦虑还在于,在之前上班时,这些书籍和课程是佐料和副业,聊胜于无;而现在用大块时间完成时,不禁询问自己做这些事情目标是什么、要带来怎么样的效果,继而再检讨自己当初买书买课程的初衷是什么,鄙视自己的焦虑和什么都要拥有又不好好吸收,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自我否定…无聊务实的金牛座经常的灵魂折磨,以及由断舍离引发的内心不安。
瓶颈焦虑期,那就还是回归本心,减少对自我的要求。将自己书桌上的书又收回了几本到书柜,一本一本、一课一课的完成,默念: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Day 22(11.22)瓶颈期的自救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意识到断舍离的瓶颈之后,这两天看得书或文章都从某种程度上进行了解惑。
首先是断舍离科班教材之《断舍离》,认同了我的问题、并提供了可执行的步骤:
- 提到“东西多的人往往面临的事情也多,首先压缩一下自己要处理的事情,然后从最简单的一小点开始实践断舍离”,要看清楚“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什么最重要”;
- 断舍离的3个步骤:认清现状、选择取舍、收纳整理;
- 并提到了一个反例:”烘焙制作、练习瑜伽、学习芳香疗法、跑马拉松等,很多都是心血来潮又半途而废。当把这些所谓的兴趣当成“忘却物”扔到脑后时,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这个例子让我很有代入感,我何尝不是心血来潮太多所谓的”兴趣“?每个都不想放弃、结果每个都无法投入时间,倒不如都”忘却”了;
新开始阅读的迪斯尼总裁《一生的旅程》,虽然只读了开头,但是文字中传递出来的其人积极乐观、不愿意为小事太过操心的态度,对我在情感认知上进行了引领;
今早阅读得一篇公号文章,则又提供了遇到瓶颈期“做就对了”的正面例证。作者为了提高英文诉讼的写作水平,背诵优秀诉讼稿和《经济学人》;在情绪低落期,集中注意力在将手头的事情做完,或者抄写诗经、楚辞;还有花时间去跑步、游泳锻炼身体。
情绪的认同,引领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做就对了”的实践经验,让我从瓶颈中又抬起头来,可以再支撑一段日子了。
Day 23(11.23)留白与执念
继续阅读《断舍离》,想起在每日书中的某一位讲到过断舍离的特点在于”留白“,都这本书时,深以为然。看到书中提的几个观点:
- 衡量一切的三个原则:必要、合适、愉快。这三个词真美,读起来就有一种安定感;
- 断舍离三字的意义在于: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 断舍离的目标是走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又是让人心生安定的词
- 断舍离的核心在“出”,让充满闭塞感的生活流动起来,那就要有空余,不能太满。太满的生活或物品是无法流动的。
下午去散步时,我没有如往常一样听英语或法语,什么都不听,就那样散步。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也没有思考什么事情,只是那半个小时很放松。 这就是对生活的刻意”留白“吧。
除了留白之外,对物欲和执念,也是书中提到可以脱离的。我在买书上,尤其是跟学习或个人发展有关的书,有强烈的一定要拥有的执念。好像买到即是学到,或者不买到就会在知识中有缺失,这是为什么在书柜里有很多严肃的未阅读的书籍。碰到一些严肃的书单,我也会把里面介绍的每本书都买下。那些书,是我对理想的自己的期许吧。这种期许,现在也转移到给儿子买书上了。
不是一定要拥有的,也不是一定要把生活排得满满的。购买之前,要看一下对于当下的自己是否是合适、必要、愉快的。
Day 24(11.24)一生的旅程
昨天跟团队开了个会议之后,发现大家现在工作还是挺挑战的。今早起来又把工作细项进行了梳理,着重关注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项目,开了一个会议,有些精力消耗。休假期间还工作其实挺遭人烦的,所以我尽量只参与那些可能需要我帮助的项目。
今天继续放弃CFA,花时间读了迪斯尼总裁罗伯特 艾格的自述《一生的旅程》。两三个小时集中阅读之后,看到了50%,已经到了他通过6个月的“竞选”终于成为迪斯尼CEO的章节。
如豆瓣以及樊登读书上的评论,这是一本很真诚的书,很详尽也很坦诚的介绍了他在每一段职业经历、每个职业抉择时真实的想法。目前读下来,两个印象深刻的点:
-乐观: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或领军人物,乐观是最需要的品质。迪斯尼前总裁迈克尔提供了一个反例,悲观,时刻觉得到头了,过度关心细节……这些特点容易让大家迷失,并提前失去信心。书中提到,作者从未因为工作的事情影响休息,并对于每次发生的问题都视作一个挑战和一次可以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他形成了很好的抗压能力;
-不要让自尊影响判断。书中多次提到这一点。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他遭到了一些看不起或不认可,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的自尊影响判断,要更客观。在这种信念下,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快的书,我把这本书也推荐给了两位CEO朋友。
Day 25(11.25)一生的旅程 续
继续阅读《一生的旅程》后半部分。 如战略部一位同事推荐此书时所说,此书很好的展现了一个CEO如何在确定最重要的几件事之后一步步践行落地的过程。
在上任迪斯尼CEO之初,艾格就确定了三大重要事项:1、重视内容;2、拥抱科技;3、全球化。在他终于获得董事会投票、赢得此岗位后,对于1和2的目标,采取的举措就是:收购皮克斯动画、收购漫威,以及收购卢卡斯影业(星球大战持有方)。在一次次收购中,获得IP、人才和科技力量。艾格在早年间两次作为被收购方的经历也给了他融合两家不同文化公司的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他说服对方接受要约的财富,哪怕对方是如steve jobs这样的神奇又难以沟通的人物。
印象深刻的依然是他的乐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谈判技巧。他能够快速得将一个行业的经验复制到另一个行业,并能屡屡化解危机,同时和不同的人沟通谈判。看完这本书后,想要继续读沃顿商学院有关谈判的一本书、以及前总统夫人的自传(自传的书,读起来总是很快的。)
这两天看到家里到处塞得满满当当,有些无奈。哪里来得那么多东西,好似总也清除不完。 距离月底没有几天了,希望在断舍离上还能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