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补充一些继续以人工智能为工作的意义
看过一个哲学问题: 火车疾驰,司机在驾驶室里悠闲地喝着咖啡,一抬眼,猛然看见五个人正在前方铁轨上干活,按警铃,没响,拉手刹,失灵,眼看就要撞上这五个人,突然发现不远处铁轨有个分岔,岔道上站着一个人。是转向岔道,撞死一个人,还是继续开下去,撞死五个人?如果你是火车司机,会怎样选择? 火车失控向前疾驰,警铃不响,刹车失灵,前方没有岔道,火车向铁轨上干活的五个人撞去,此刻,你正在铁轨旁,身边还站着个大胖子,把胖子推到在铁轨上,硕大的身躯可以停住这列火车,但胖子会命丧黄泉。推,还是不推,你又会怎样选择?
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这是大多数有逻辑能力且有一定正义感的人在简单逻辑的导向下做出的痛苦而两难的抉择。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当然有,那就是不牺牲任何一方的利益。可如何做到呢? 受限于人的智力水平,在短时间内罗列所有可能情况并进行评估是不现实的,也并无法进行足够的超前假设以防止所有意外情况的发生。
生活里的选择也是如此,大多数都是在简单逻辑的判断下做出的,更有很多集体无意识的情况。而此种选择带来的后果却是巨大的。
宏观来说,二战:一个错误的哲学逻辑导致了全人类的灾难,而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伟大的精神力量被利用以使这一切发生。“为了人类长远而永恒的幸福”这种美好的出发点,却在过程和结果中将其导向对立面,无法在逻辑中自洽。
October 21st, Pt. 1 - Club Foot Orchestra, Sergey Kuryokhin
你在我梦中如此长久 以至于变得不再真实 是否还有时间 让我抵达你温暖的身体 再亲亲你那发出可爱声音的嘴
你在我梦中如此长久 以至于我早已习惯拥抱你的影子 而不是你真实的肉体 也许吧 面对萦绕我的真实外部世界 它日复一复地主宰着我 让我几乎变成了一个幻影 哦,爱在轻轻摇摆
你在我梦中如此长久 以至于我无法醒来 我站着入睡,身体朝向生命的幻影 朝向爱,朝向你 如今你是我的唯一 可我却不能像第一次那样 抚摸你的前额 亲吻你的双唇
你在我梦中如此长久 我们漫步,交谈 我拥着你的幻影入睡 可能你留给我唯一的东西 就是让我成为了 幻影中的幻影 我相信 在这些游荡的幻影中 会有一个轻松地走进你的生活
罗贝尔·德斯诺,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二战期间死于纳粹集中营。这首诗是他在集中营期间写给自己的妻子。
读这首诗时,那一瞬间涌起的幸福的暖意,不正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要追寻的东西吗,哪怕只有一刹那,却也觉得此生足矣。
可是这却被杀死在集中营里:追求幸福的人,却把幸福亲手打碎。追求大多数人利益的人,把少数人杀死。如果最终成功的话,只会剩下行尸走肉的大多数。
如果希特勒多听听莫扎特,他会不会对什么是幸福有重新的思考以做出不同的选择? 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的发展,将会使得人们的思考有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使人的行为更少受到惯性和即时诱惑的影响。最关键的是整合人类文明中科学、哲学、艺术的优秀成果(因为人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涉足各个领域,但机器可以),对遇到的具体问题,就能综合地给出更多的可能的情况,对选择带来的结果给以更直观的呈现,帮助人们进行选择。
这也是我和少数人中的大多数的一个愿景,以及努力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