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那片海
壹
2003年秋季开学,从曲阜举院搬迁到日照。抵达日照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梦幻般的海边。从学校到海边,不太远,亦无交通工具,遂步行伺候,三五成群,无所事事,恰好消磨时光。
路过前大洼村,再看见日照一中校门后,海就在眼前了。咸湿的空气袭来,不由得有些心欢,就像人生无数第一次。第一次看到海的深邃和宽广后,瞬间觉得人渺小至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当然指摘的是肉体本身。
漫步沙滩,吹吹海风,拣拾贝壳,耳畔却有无数与海有关的歌曲涌上来。《水手》有些励志,《我想我是海》有些温婉,《听海》有些哀怨,《飘摇》有些晃动,《大海》才最合适吧。希冀和悸动之后,注定是平淡和日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不屑。
毕竟,班里不仅有人就生长在海边,更有人早就目睹海的容颜。只有为数不多如我等土生土长的山里娃,不是这次校区搬迁,预计看到海的日子遥遥无期。从某种意义上,还得感谢这些搬迁之举。
贰
尘埃落定后,进入按部就班地日复一日学习中。参观一次海上日出,却是我们的夙愿。于是,相约而行,趁天不亮,凌晨出发,等到海边后却迟迟不见日出踪迹,直到太阳突然间从云层中蹦出,那时早就过了海上日出的时刻。
才晓得,那天不是晴天,是个地道的阴天。没有机会一睹海上日出的芳容。却为我们说去就去的决定拍手叫好。决定了就出发了,毫无畏惧的内心,落实下去的行动,正符合那时的风格吧。
更多的时候,没课的间隙,携带泳裤前往,我辈旱鸭子也,唯有欣赏他们漫游海边,惬意十分。等到返回之时,也懒得更换衣裤,直接泳裤而归,宿舍路边吃个炒菜再回宿舍。总觉得有些异样,但拜人多所赐,无所谓。
那些吊儿郎当的人,做的荒诞不经的事,早就散落在历史的尘埃里,唯有事中人,才会时而想起,觉得回味无穷吧!
叁
山海天和万平口,依旧还算不错的记忆。当看见公交站台有个『苏家村』的时候,我义无返顾地去了,没有乘坐公交,依旧步行。走上漫漫路程,才觉得失策至极。
那时,没有手机。走在第一次踏入的路上,直到睹见『苏家村』,才发现这个村,并没有些许特别之处,或许就因为这个『苏』字吧,惹得我走了那么远,也没带水。
在海边的山上,总有迥异于内陆之山的石头。没事之时,除了奔赴海边,就是登陆山间,看似不高,实则陡峭,总是一人前往,想来有些后怕。
万平口还免费,后来据说收费,在一片争议声中再免费。围海收费,可算别有洞天了。不得不让人觉得,这真是想钱想疯了吧。
别再把免费的海洋,当成自己的敛财工具了。否则,谁还前往?人的眼光,总会被现实点滴利益遮掩,此一现实例子。希望从来就免费的一直免费下去。
肆
那两年的时光,过得像20年般漫长。当大浪淘沙四散而分的时刻,再次行走在软的沙滩,却有无限酸楚在心。
躺在沙滩上的我们,曾经以为还能时常再回来看看,陪着逛逛冬季的校园,看看白发的先生和漂亮的女生呢。谁曾想到经年之后,流水已经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当日照的海浪声声入耳的时候,没有曾经身影的陪伴,纵然孤独行走在海边,想起来也是少了些许情调的吧?
何日更重游,何日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