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与智者
仔细观察身边诸人,不由发现一个现象:老一辈婚姻幸福者远比小一辈多。但如果去向老一辈取经,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而即使他们能说出三两句教诲来,往往也极笼统。如此一来,也就不枉小辈们抱怨,他们之所以婚姻不幸,只不过是生不逢时了。说得久了,这一观点也被老一辈所接受,仿佛他们婚姻的成功只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了一个比较单纯的时代而已。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大哲罗素曾说:“现代社会中,愚人皆自信,智者多疑虑。”在现代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达克效应”。提出此效应的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愚人”不但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过低估计了“智者”们的能力。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参与者们是否幽默,然后他们让参与者们为自己打分。结果发现,那些不怎么幽默的人,全都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搞笑。而那些真正幽默的人,则认为自己水平至多是中等,不能算特别搞笑。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有趣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有两个原因。对于那些不怎么搞笑的人来说,不是因为他们不用心,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幽默是什么。所以,用他们乱七八糟的标准来看,自己其实是很幽默的。这也就是说,“愚人”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不行。
而对于“智者”来说,很多人天生就幽默。他们可能说不清楚幽默是什么、无法给予其学术的定义,但他们知道说什么别人会笑。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容易、太唾手可得了,所以才会认为自己的搞笑能力平平无奇。
在老一辈和小一辈关于婚姻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达克效应。老一辈婚姻能够成功,说明他们还是有真本事的,不然为何不是每对夫妻都能幸福地携手到老?毕竟在任何年代,都有幸福的婚姻,也有失败的婚姻。也许,老一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是因为那些能够保证婚姻成功的素质(比如懂事、推己及人等)对于他们来说太过自然,以至于他们忽略了自己这些特质,认为这些特质平平无奇、不值一提。
相反,作为“愚人”的小一辈则没有认识到老一辈的伟大。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自己是完美的),所以出的一切问题肯定不会是自己的原因,只能是时代、社会或是环境。其实,婚姻幸福最后的关键还是在个人修行。如果个人功夫不到家,又怎么能把一切错误归咎于时代呢?□庄常飞
大哲罗素曾说:“现代社会中,愚人皆自信,智者多疑虑。”在现代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达克效应”。提出此效应的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愚人”不但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过低估计了“智者”们的能力。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参与者们是否幽默,然后他们让参与者们为自己打分。结果发现,那些不怎么幽默的人,全都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搞笑。而那些真正幽默的人,则认为自己水平至多是中等,不能算特别搞笑。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有趣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有两个原因。对于那些不怎么搞笑的人来说,不是因为他们不用心,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幽默是什么。所以,用他们乱七八糟的标准来看,自己其实是很幽默的。这也就是说,“愚人”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不行。
而对于“智者”来说,很多人天生就幽默。他们可能说不清楚幽默是什么、无法给予其学术的定义,但他们知道说什么别人会笑。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容易、太唾手可得了,所以才会认为自己的搞笑能力平平无奇。
在老一辈和小一辈关于婚姻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达克效应。老一辈婚姻能够成功,说明他们还是有真本事的,不然为何不是每对夫妻都能幸福地携手到老?毕竟在任何年代,都有幸福的婚姻,也有失败的婚姻。也许,老一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是因为那些能够保证婚姻成功的素质(比如懂事、推己及人等)对于他们来说太过自然,以至于他们忽略了自己这些特质,认为这些特质平平无奇、不值一提。
相反,作为“愚人”的小一辈则没有认识到老一辈的伟大。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自己是完美的),所以出的一切问题肯定不会是自己的原因,只能是时代、社会或是环境。其实,婚姻幸福最后的关键还是在个人修行。如果个人功夫不到家,又怎么能把一切错误归咎于时代呢?□庄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