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本好的绘本?

想一想,小时候读过哪本书,哪个故事至今让你念念不忘呢?再问问自己,为什么你会对那本书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书里的某个有个性的人物,是因为曲折的情节,是一段有趣的话,或者是一张想象力丰富的图片?如果有这么一本书,那么它一定是一本成功的儿童读物。
近几年来,不管是在市场还是教育理念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绘本对培养孩子早期的阅读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甚至有孩子在6岁正式入学前应该有阅读过1000本绘本的阅读计划推广。今天,你去有孩子的家庭做客,不难发现他们的家里放置儿童绘本的书架或是收纳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设计。不管这样的举动是源自对孩子教育的焦虑从学年教育向学前教育的延伸,还是这一代父母基于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经验激发的一种觉醒,对孩子的成长而言,这都是意义重大的一步。
2017年11月中下旬,时值第一届全国儿童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峰会在深圳召开,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名为《不拼爹不拼妈,哈佛教授教你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文章,题目很俗,不仅没有概括好文章内容,更是对教育焦虑狠狠地浇上了一大桶油,跟文章里提供了不少可贵的中国学前儿童阅读调查的数据的事实实在不相符。文章采访的是峰会的发言人之一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凯瑟琳·斯诺和当时的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陈思,这两位学者同时也承担着主办方之一的爱阅公益基金下阅芽计划的研究项目。他们的样本数据显示,在1044个0-3岁的儿童里,每天跟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只有9%,一周2-6次的家庭也只有8%,而这些样本里,家庭月均收入约3万人民币,64%的母亲具有本科以上教育水平。两位学者说,在英语国家同样类型的研究中,哪怕是低收入的家庭,50%的家长能够保证每天跟孩子阅读。这个研究始于2015年7月,而在同一年八月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作为该博览会的重要项目,首届世界童书(北京)论坛召开。在该论坛上当当网的发言人提供的数据显示童书的购买量大幅增长。(本人在论坛现场,当时拍了一张当当网展示的数据,不过手机更换了几轮,找不到了。不过,也正是这次论坛,笔者开始关注童书市场。)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父母开始重视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读物的投资开始加大,但是仍然缺乏亲子的互动。
发展到今天,不管是中国国内原创还是国外引进的儿童绘本都井喷式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儿童绘本,我们如何判断它是否值得买呢?本文将为您和您的孩子提供一些参考,并在文末提供有用的链接。
怎么定义一本好童书?在童书作者Adam Gidwitz给纽约客写的评论文章里,她说这个问题是童书创作圈里一个一直争论不休但没有答案的问题。是销量决定论吗?综合了十几位童书作家的答案后,我们来帮你做决定。
1.页数不超过32页,字数不超过1000字。
32页的建议是出于出版行业和市场的原因。1000字其实是英语绘本的要求。通过计算《饥饿的毛毛虫》和《棕色的熊》两本比较出名的中译本绘本,前者为322字,后者约300字。因此0-3岁儿童绘本应在500个汉字以内为宜。

2.配图应与文字相辅相成。
童书有两个部分,一是文字,二是插图。配图不是简单地文字重现,而是能够加强文字表达,提供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生动、大胆的用色、造型等都可以影响视觉观赏。如果一本绘本的配图只是漂亮,那么这本绘本也只是个没有内容的花瓶而已。
3.角色应该接近儿童生活,同时个性鲜明。
接近儿童生活,可以让孩子有亲近感,因为0-4岁年龄段的孩子仍然处在探索自我的阶段,他们对自己和周围常见的事物通常怀有极大的兴趣,比如家庭成员,宠物,一些比较常发生在小孩身上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事,比如迷路、走失,怕黑,怕突然出现的大声响(吵架、电闪雷鸣)。而一本书角色的塑造也是该书成功的关键,能延展出新的想法和兴趣。。此外,童书角色应该多元,因为孩子的性格各异,他们本身就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4.童书不仅是面向儿童,同时也应该吸引为儿童阅读的父母。
因此,童书的故事应该杜绝幼稚化,而是应当在成年人中也能引起共鸣。一些人从出生到老年都会面临的困扰,比如分离、失去、重聚、自立成长、妒忌等可以成为书的主题,但是语言应该积极而有趣味性。
5.丰富而有节奏感的语言,如果语言有韵律那就是锦上添花。
重复的语言可以提升儿童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能力,同时也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TPRS,全称为Total Physical Response with Story,是近年来二语教学中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有个特点就是创造包含重复性的语言来加强二语习得者目标语言的输入,在有了足够多的输入后,学习者自然而然就可以输出语言。其运用精髓跟为孩子阅读有节奏感、有韵律的绘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绘本文字要能有助于大声朗读,应该包含很多可模仿的声音,比如动物的声音。
6.有故事情节。
成年人往往有个误区,认为儿童什么都不懂,童书不需要什么悬念设置。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没有冲突,没有悬念,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为角色解决问题的情节,那么孩子跟你一样觉得无聊,没有动力翻开下一页。那就更不要提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以上是在总结经验丰富的绘本作家们的经验,加上本人阅读绘本的经验归结的一些绘本购买指南。如果它写得好,那么就算是助人为乐了,如果差强人意,那就当是我为今后成为母亲的准备吧。
最后附上两个本人觉得有用的链接。
这是爱阅公益的官方网站。爱阅公益是一家设立于深圳,但是旨在为每一位儿童提供高品质阅读的公益组织。文中提到的阅芽计划正式该组织联合多家政府部门发起的针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的早期阅读教育公益项目,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型的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干预项目。在他们的网站首页下方,为大家提供了他们筛选出来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绘本。同时他们也做童书捐赠活动,充实每一个乡村图书馆,关注留守儿童的阅读能力,希望对朋友圈里做乡村图书馆的先行者们有帮助。No child left behind(不丢下一个小孩),这是美国的一项教育政策,希望在中国的语境下同样适用。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公立图书馆能够物尽其用,能够活跃起来,不只是备考者的理想天地,也能够充满学前儿童阅读的身影,有那么一个角落,允许朗读,允许他们欢声笑语。
2.《读小库》系列
《读小库》是《读库》衍生出来的一个针对0岁到青少年时期的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系列。官方的介绍说是《读库》的读者们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了,旨在为他们的下一代提供合适的读物。读本从平等的角度跟儿童对话,守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难得的照顾儿童的心理,印刷精美。我要是想到要给侄儿外甥们买书会首先看的店。作为《读库》的喜爱者,他们的编辑我向来都是信任的。京东、淘宝、当当均有他们家的官方店铺。
参考资料:
1.卫佳铭,曹婧淳. 不拼爹不拼妈,哈佛教授教你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南方周末,2017-11-22
2.Adam Gidwitz. What Makes a Children’s Book Good. The New Yorker, 2016-10-03
3.Marilyn Singer. What Makes a Good Young Picture Book. 摘自marilynsinger.net
-
nausicc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9 2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