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陈引驰解读 读书笔记3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道-德-命-形-性,修炼“性”可以返给“德”,“德”修炼到极致就会回归本初。(庄子 《天地》)儒家思想中,《中庸》讲到“天命之谓性”命是赋予,上天赋予的就是“性”。“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
体“道”——“坐忘” “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身体变成一个虚空的容器,可以让大道贯通。道,并非通过理性的认知了解,而是抛却“自我”去感知和体会。“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即是在这一思想框架中的体现。把握天地的本源,适应和掌握变化。“随心所欲,不逾矩”自身的法则与自然的法则合一(孔子)“无己,无功,无名”即是“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