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见过4.50的黎明
昨天打开奥比岛,勾起了许多童年的回忆,苍月塔的bgm值得我扒好久。
发现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童年的经历,好的坏的,悲伤的开心的。年龄越大越不记得儿时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对你造成的影响。譬如现在的性格、处事方式。有时你不知道为什么会做选择。好像有人推着你走,可大脑却一片茫然。这是童年的某件事影响了你,它带来的影响一直都在,只是你不记得了。
所以不断追溯童年是很有帮助的事情,因为奥比岛和洛克王国,我总对魔法、ps有很大兴趣。又想起,六年级下载爱拍,自导自演奥剧,写剧本p图(虽然现在看来很幼稚) 不过有些图片现在看来也做的很好。在游戏里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开家族,聚会,把自己的号经营得红红火火。所以现在也有一颗童心,想把当年的遗憾补全,学好剪辑软件,初中时因为住校就很少玩了。
玩奥比岛时常听《七号公园》和《如果当时》,现在听到,脑子里都是带着莎莎公主去港口做任务的情景。
最近独处的时间很多,时间弹性很大。我不想看vx,索性不发,也没人找我,很自由。晚上就打开纪录片电视剧一部一部地看,还看了《楚留香》小说,经常是看到睡着。不过我不太喜欢香帅的感情部分,香帅太多情,女孩子又太千篇一律,没有主心骨。要怪古龙太直男,给香帅安了个杰克苏人设。
昨晚看了《河·觞》(防和谐)如果不是油管推荐我根本不会知道,我们国人还能做出这样的片子,里边的思想放在现在也很先进,对于2020年的文化思潮。禁闭的落后的保守的……不多说,懂的自然懂。只是可惜了,这样自我批判反思的片子不知何时再能看到。看日本文学时,日本作家总喜欢自我批判自我反思,芝麻大的事情都会拿来思考,n1试题全是这样的“批判”文章,还挺有趣的。然而近几年的文化自信好像让国人蒙蔽了双眼,觉得我们就是世界一,任何反驳都是不允许的。可我从来察觉不到这种异常,不知道是有问题的。直到看了这部片子才开始理解一点点。我还没有看完,总共6集,画质糊得全是mosaic,然而解说员抑扬顿挫的声音却可代替画面。
昨天一位豆友告诉我,要为自己而活,又开始审视自己和思考这句话。什么是为自己而活呢,太深奥的我不知道,对我来说就是,不给自己贴标签,比如社恐、不爱说话、胆小、爱哭等。按时吃饭,不能不吃,也不要一次吃很多。按时睡觉,一定要去室外活动……虽然我现在一个也做不到。
4.50的黎明, 致敬我每一个通宵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