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丨“我曾经深爱他,现在最恨的人也是他” :是什么让我们从恋人变成仇人?
先看一个知乎高赞回答:
与前任分分合合十多年,最后还是以分手告终。从初恋到谈婚论嫁,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
为他人流过两次,前段时间发现自己因为人流后的护理不当和心情抑郁得了多囊卵巢综合症,同时子宫内膜薄到只有0.2,子宫变小甚至慢慢变形。
对没错。我有可能失去当母亲的权利。正在治疗与检查中。
然而他在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时候来找我,会不会两人又要纠缠在一起,分不掉了。
是的,他没有想来看我,没有去查询一丝一毫有用的信息来帮助我的治疗,他最怕的居然是我会不会就此纠缠他。
在一起的时候,我不知飞去他的城市看了他多少次,十年了,他只来我这里看过我一次。但我从来不愿把我爱的人往坏处想,甚至当我的闺蜜指出他对的种种不好时,我依然在找许许多多的理由为他开解。
那么现在我得到了什么。一个残破不堪的身体,被耽误了的青春,丢掉的前途,和一颗再也热不起来的心。
甚至今天我还知道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居然去注册了百合网,还相过亲。不管理由是什么,时至今日我终于知道这个我深爱过的男人是不可饶恕的。
他的自私,他的欺骗,他的不负责任,都在摧残着我的青春岁月。我再也无法帮他找到任何一个理由了。
我恨他,有的时候午夜梦回恨意翻涌,我躺在床上浑身发抖辗转难眠。只能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看着窗外他曾经站过的地方。
我诅咒他,一辈子失去爱与被爱的权利,庸碌无为,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辈子不幸福。
读来不禁让人唏嘘。
但非常遗憾的是,这种从最初“红着脸”的恋人变成“红着眼”的仇人,是很多关系的结局。
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一段热烈的爱会变成恨呢?恨是一种破坏性的情绪,还是有它本身的积极意义?我们该如何面对?
哪些因素会导致“因爱生恨”
(1)愤怒
就像上面知乎答主的例子,她的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付出和获得没有相匹配而生出的愤怒。
她之所以痛恨前男友,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太多:十年青春、健康代价、专一感情,却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甚至远远没得到同等程度的回应。
愤怒来源于希望落空。当一段关系开始时,我们都会抱有相当高的期待,当我们发现对方与我们的期待值相差太远时,我们的愤怒就会积累,最终成为恨意的一部分。
(2)羞耻感
对于自己信任别人而感到的羞耻。我们在爱中体验到了亲密,为了这份迷人的亲密感我们敞开自己,从而给予了对方能够伤害我们的权力。
但这种敞开基于一种信任——我相信你不会滥用这份权力。
而当我们被伤害后,我们可能会一遍遍地咒骂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傻,竟会去相信TA,同时为自己信任TA的行为和决定感到深深的羞耻。而这份针对自我的羞耻感,是巨大的毁灭欲望的起因,也是一切暴力的本质。
(3)对生活中其它不满的转嫁
曾看过一则“因爱生恨”的新闻,一男子声称他非常爱前女友,但在前女友与他分手后,男子恨之入骨,发誓要毁掉对方。
然而根据报道,那女孩非常温和地提分手,并把房租多付了很多,还找共同的朋友去劝慰疏导他。
但当时正值此男子被领导批评、丢掉工作、与邻居纠纷、诸事不顺,这个女友提分手简直就是他当时唯一的发泄口,他盯住她,疯狂地跟踪她、痛骂她,并在女孩上班公司门口散布关于女孩人品的谣言,最后导致女孩被迫辞职并报警。
其实他只不过是在借这个机会,转嫁生活中的其它不满罢了。
自我未成形或自我破碎之人,是不能真正反思的。他们必须将遇到的任何挫败都归罪于别人,这样他们脆弱的自我才不会崩塌。他们无力反击生活中的不顺,又拒绝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必须有人做“替罪羊”。
我当然要恨你了。我的生活这么糟糕全是因为你,你为我的一切失败负责。
换言之,所有的不幸都是你跟我分手造成的,我就不必面对自恋受挫的折磨;你为我的一切不幸负责,我就不用自我负责。
(4)触发旧日伤痛带来的痛苦
当一个人,幼年时被父母抛弃过——这个抛弃不一定真的是指被父母扔到哪里——而是在情感上被抛弃过,那么这个孩子在成年后进入亲密关系时,就会本能地寻找一份稳定的、安全指数高的关系,以弥补童年时被抛弃的遗憾。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类人群心中的目标是找寻稳定的关系和爱,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却很可能是恰好相反——在现实中,他们往往是破坏关系的那一方,比如先提出分手或者出轨。
有时甚至远远没到关系走不下去的那一步,仅仅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了,对自己没信心的人就会率先出轨,或抢先提分手。
因为他们受不了抛弃再一次降临。他们必须催眠自己:“在被抛弃之前,是我自己不要的,我才没有被抛弃。”
所以,当这类人在关系中成为被甩的那一方时,他们体验到的痛苦可能要远超过童年幸福的人。
因为被恋人抛弃这一事实,激发了他们生命早期被父母抛弃的悲伤恐惧,触及了他们隐蔽的旧日伤痛。同时,他们极有可能把潜意识中对父母的恨转移到恋人身上,因此更恨、也更无法原谅对方。
“恨”是一种破坏性情绪,
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
2016年新浪一项研究数据显示,54%的人在已经开展了一段新的亲密关系后,依然会想起前任;而高达66%的人表示,希望前任过得不如自己。
在有了新人之后还会想起前任,这种看似“不争气”的想法其实基于人的劣根性:我们总是能够更轻易地感受到“放弃了”的选项的遗憾,而不是那些“获得了”的选项的快乐。
正是这种感觉让我们患得患失,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段情感当中。
而希望“前任过得不如自己”,更是引发了无数讨论。诅咒前任的留言一条接一条:
“我绝不怀念我的前任,我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他,离开他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刚分手,让我过不去的不是她离开,而是她把这四年的感情全部否决了,无情的女人,希望她也被这样无情对待。”
“他喜欢吃火锅里的年糕,我就每次都为他挑出来;我害怕过山车而他喜欢,我就陪他坐;他喜欢女孩子瘦瘦的,我就拼命减肥不吃东西……结果他还是背叛我了!我希望他过得惨,总有一天他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对他好,但那时已经晚了!”
这种感觉是否熟悉?
他们看起来真的对前任厌恶之极、毫不留恋,但实际上,“恨”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和爱一样。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个人恨意满满,是因为潜意识里,我们依然借助这份恨意和对方连接。
在已经结束了的亲密关系中,恨意会让你感觉你们之间依然存在非常深层甚至是很私密的连接,一切好像都还没有结束。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你“失去”的剧痛。
当正面的连接不可得的时候,我们倾向于把“恨”作为一种折中和妥协。从这个方面来看,“恨”有它存在的正面意义。
然而,如果你放任自己一直这样恨下去,最终伤害的会是你自己。
曾经的闺蜜,男友非常渣,不尊重她,不在乎她感受,她真心付出数年,却换得一个被分手的结果。
回想过往种种,她简直恨透了他,发誓要焕然一新,让他高攀不起。于是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是,她开始疯狂整容,一向清秀自然的脸整得非常僵硬,连笑的表情都不能持久。
甚至还去隆了胸。隆胸的过程更是恐怖,因为不满意效果,又去取去填充物,刚取完的时候她都无法独立行走,连我这听的人都“胸痛”。
最糟糕的是,她在一种报复前男友的心态下,和一个她根本不喜欢的人上了床,这件事的后遗症几乎毁了她整个人生。
是的,你猜对了——她怀孕了。她本想打掉这孩子,但男方坚决不肯,对她诉说了一直默默爱了她多久,想娶她,她貌似被感动了,于是奉子成婚。
后来我才知道,她这是想证明给前男友看,因为那男人在分手后很快有了一个新女友,天天晒照片秀恩爱,这对她刺激很大,她想让他知道,“离开你我立刻就结婚了,你对我来说才什么都不是,你无法给我造成任何影响!”
这是她灾难人生的开始。婚后她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草率,一个根本不爱的人,却要和他日夜相守,还要共同育儿。她深深地后悔了。
再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起诉离婚,孩子被男方藏起来了。而她那时已有整整七个月没见过孩子了,整个人都处于崩溃状态。
是的,那个薄情的前男友,他不在乎你,很快就有了新人,所以你就这么对待自己?你这么不在乎你自己,你和他有什么区别?
在关系刚结束的时候,恨对方会让你觉得,你们之间还存在某种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你的痛苦,从而保护你。
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恨无法让你通向任何幸福,而最终会反噬你。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
(1)允许自己“恨”,将其视为一种暂时的非常时期
你压抑得越多,分裂得越多,所以允许自己恨,同时向内看,看看自己有没有将生活中的其它不满借分手之机发泄,有的话就调整自己。
同时意识到,爱的反面不是恨,爱的反面是非爱。放手,相比执着恨一个人,更需要智慧和勇气。像陌生人一样无爱也无憎,才能通向心灵真正的自由。
(2)这时候,一份你喜欢的工作或爱好是能救命的
无论是音乐、舞蹈、烹饪还是健身,一份热爱的事物可以极大程度上填补一个人内心的空洞,也可以更好地打发时间,不给你翻来覆去咀嚼过去的机会。
(3)找信任的人倾诉,或寻求专业帮助
倾诉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法,尤其当听的人没有评判,而只有接纳的时候(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当很多想法在脑海里的时候,可能是没有头绪的一团乱麻,说出来会清晰很多,也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4)好好爱自己
强大的人,不在分手后作践自己,因为他(她)们知道,阴云总会过去,等到阳光重新出来的那一天,他(她)们不想感到这种羞愧——曾经,为了不够爱我的人,我没有好好对待我自己。
最后,看到一段话,是我认为的真正走出来后的样子,分享给大家:
有时,我还是会想起一段时光,一个地方,某个亲昵的瞬间,感动的相拥,但我已很难想起你。
这真不错。
过去固然美好,但你是谁,终于不再重要。
@作者: 心理壹点灵丨晴岸
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壹点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