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萧涤非(编注)《杜甫诗选注(普及本)》(文津出版社):老一辈知名杜甫研究学者萧涤非编选并评注的一部杜甫诗选集,自问世之后在国内几十年来再版多次,销量达六位数,文津出版社这个版本,是本书的最新修订版。个人看来,这个选本至少有三大优点——一是精选到位,涵盖了杜甫几乎全部的代表性诗作,对于其最重要的作品,比如“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等,都是完整收入,一册在手,可尽览杜诗魅力。二是说明部分非常讲究,以史为主,论由客出。简单的说明,以介绍诗作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必要的相关历史知识为主,少有主观性的点评和判断,而充分把作品的解读和阐释权留给读者。三是注释精要,解读到位。诗作所附的注释虽短,但解释准确到位,点到为止而又恰到好处;而附录部分的两篇演讲,则兼顾学术和科普,寥寥数语,就将杜诗精髓阐释到位。有了这三大优点,加上文津社所在的北京出版传媒集团古雅的整体设计风格和打造经典精品的出版思路,这个版本,非常值得细读和珍藏。

萧涤非(编注)《历代乐府选评》(文津出版社):古典诗词研究大家萧涤非先生编选和注评的一部经典的历代乐府诗集。萧先生的选诗,除了众多名篇悉数收录之外,注重乐府诗本身内在的民本主义属性,将戚夫人、李延年等在历史上颇为重要、但往往被关注度较少的人物的诗篇,以及不少反映民生疾苦、展现百姓日常的佳作,都收录在内。而这本集子更为值得称道的,就是其详细的注评。尽管大多数注评以半文半白的形式写成,但对当今普通读者来说,阅读难度并不大。这些注评详细考证诗中专有名词意蕴,还原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将作品置于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大视域中进行评判,并细致介绍作品在后世的传播、改编与评述历程,将学术价值极高的研究成果,以相对通俗的方式娓娓道来。实在是细读乐府诗的一部上佳之选,必须大力推荐。

吉狄马加《迟到的挽歌》(译林出版社):彝族作家吉狄马加的一部诗、文、画的最新精选集。作为当代中国彝族最知名的代表性作家,吉狄马加在这部小书里,充分展现了其“君子不器”的创作姿态,长诗格局开阔,演讲微言大义,绘画隽秀灵透,放置于一部书里共读,足可管窥他文艺创作的特点与魅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艺作品,立足于彝族山区的自我生命体验,而放眼于当代全球范围内的纷繁生态,而其关注与叙写的连接点,则是自然、人性与人类生存境遇的永恒命题,充分映证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创作路径。本书也是个人眼中,这套“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中,最精彩的作品之一,值得推荐。

扎西达娃《谜样的黄昏》(译林出版社):深深影响了万玛才旦等后继藏族文化人创作的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一部中短篇小说精选集。扎西达娃的小说,对于语言的运用凝炼、讲究而余韵丰富,探求其字里行间的丰富意向,对读者来说,是一种诗意而悠远的阅读体验。在正能量的生活观与主旋律式的故事表达之外,将藏族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信仰与迷失、虔诚与商业、情感与欲望之间的种种变迁纠葛展示无余,显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与知识分子式的现实关注。他的小说,是帮助读者、尤其是非藏族读者,了解当下藏区生态的一把良钥。

叶曙明《广州传》(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作家叶曙明为广州撰写的一部城市传记,分两条线展开叙述广州城的历史。一方面是广州经历的一次次政权更迭、战争动乱与兴毁往复,另一方面则是广州城市的顽强生命力、市民的日常生活情趣与社会文化魅力——内外势力带来的政治纷乱与普通市民繁盛的生活图景并行不悖,构成理解这座城市的双重线索。而在具体讲述过程中,一方面注重重要人物对城市历史的改变和推动,另一方面也注重宏大时代背景下广州市民性格的形成与独特应对。堪称一部有大历史、大时代、大人物,又有小视角、小细节、小故事的点面结合的优秀城市传记。因为种种原因,其讲述广州近代史部分的下册,跟上册的文笔和叙述从容度相比,有比较明显的落差,就整体而言,仍然非常值得推荐。

阿斯木《珍珠玛瑙》(译林出版社):新疆维吾尔族知名作家阿斯木的两部代表性中篇小说——《珍珠玛瑙》和《马力克奶茶》的合集。阿斯木的小说,用流畅而绵密的汉语,讲述新疆维族居民在当代中国社会里的生活状态,其中交织着维族特有的信仰、神话与幽默韵味。尽管小说清晰地表达出维族人在全球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面前,遭遇的种种异化与迷失,但作者用贯穿其中的劝喻式表达和充满亮色的结尾,来寄托其对于信仰与正向价值观的夙愿与坚守。这样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了解同处一个国度的重要民族生态的上佳媒介,希望能给更多读者、尤其是汉族读者读到。

阿来《从拉萨开始》(华文出版社):藏族作家阿来关于藏区实地探访与历史文化回溯的一部随笔集。在本书当中,作者体现出深厚的史学素养与功力,在记述藏族历史文化的字里行间,其对于地方志书、民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持续性阅读积累清晰可见。而作者的叙述,往往又将个人幼时在藏区的生活经历,以及自己对于藏区历史与文明变迁的理性认识,交织在那些史事记述中进行,使得这样的文本,融史学的密度、文学的柔度与哲学的深度于一体,阅读体验上佳。对于非学术读者来说,阅读这样的书籍,来了解和体验藏族历史文化,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金匠《遮蔽的真实》(中国工人出版社):中央美院毕业的金匠博士关于名画《清明上河图》解读的一部力作。在本书当中,作者更多是将《清明上河图》,视作“作为历史的艺术”,从史料学的眼光入手,一一分析画中人物、道具、场景等各种符号元素,将其还原在当时的时空语境下,探究北宋鼎盛时期都城汴京(开封)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生态。作者对于画作的符号解剖与分析,融美术学意义上的作品文本细读功力、历史学意义上的史料考证能力与历史学想象力,以及符号学意义上的理论思辨能力于一体,让人受益匪浅。尽管近年来,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但本书仍然凭借其差异化的视角与不俗的研究能力,在相关研究场域中,占据独特位置,也同样适合对于宋代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麦小麦《你离更好的生活只差阅读这件事》(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作家、花城出版社营销总监麦小麦的一本系统讲述阅读方法论的新书。作者拥有资深读者、出版业内人士和知名阅读推广人这样的三重身份。之于读者,她在书中系统讲述自己从阅读爱好者到阅读达人的蜕变过程;之于出版从业者,她将业内关于图书质量把控、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或显性、或隐性的知识与要领和盘托出;之于阅读推广人,她以同路人的姿态,将阅读之于美好生活的非凡价值,以及阅读的相关方法与技巧娓娓道来。整本书完全基于普通读者的问题意识与关注视角展开,体现出良好的受众导向意识;同时又框架分明,讲述层层递进,大量融入个人体验的案例,生动形象而毫无说教意味。这样一本好书,理应在国内近年来越发受到重视和关注的全民阅读热潮中,扮演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金实秋(编注)《汪曾祺诗词选评》(广陵书社):广陵书社编选的一本汪曾祺先生诗词集,每一首诗词均配有详细的注释与评述,注释部分将诗词中的专有名词和其创作背景一一予以详解,尽管存在部分细节性差错,但整体而言,还是要佩服编选者的细致与用心。这些诗词有的属于文学创作,有的属于场面应酬,有的则近乎随性涂鸦般的打油之作,结合注评一起阅读,足可细细品味汪老的生活情趣与个人世界。由于书中所收的多为率性自然之作,这种跟汪老近乎“零距离”的阅读体验,美妙而有趣,值得推荐。

伍俊《联华影业公司发展背景下的孙瑜早期电影(1930-1937)》(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一部研究孙瑜导演早期电影(1930-1937)的学术论著,分别从孙瑜服务的联华影业公司背景、孙瑜之于“诗人导演”和“左翼导演”的身份定位,以及孙瑜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创作转变这四个方面,探究孙瑜早期电影作品的丰富意蕴、时代背景与价值取向。作者的分析,融电影文本分析与电影文化研究于一体,点面结合,在电影史料梳理、孙瑜电影作品的意蕴解读,以及其政治取向与时代语境的互动关系分析上,有颇多精彩之处,值得参考。
(本书单所收书目,全部来自蓑翁在十一月份读过,并且评星在四星或以上的文学人文艺术类书籍,点评为蓑翁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供书友们参考。)
江海一蓑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4月推荐新书书单(人文类)
- 2025年4月电影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音乐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电影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非新书书单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