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新人在找工作时都会忽略这个问题
不管进入职场多久,可能偶尔都会犯这个错误:“别人口头答应您了,就自以为事成了。”实际不然。 前几天我跟朋友出去逛街,她向我吐槽一件事,说新入职的公司没有按照原来的约定薪资兑现,新公司各部门已经层层面试通关了,薪资也谈好了,说没问题。但是签合同的时候,却发现合同里头写的是基本工资+奖金,奖金多少根据每个月的工作情况来定,而基本工资比自己提出的足足少了一半。 这个坑,可能很多朋友都遇到过。 很多传媒公司比较喜欢底薪+提成的工资构成,我这位朋友在谈期望薪资时,没有细问工资构成一事。新公司也没有在意这问题,到了签合同才发现双方想得不是一个东西。而这家新公司也保证说每个月给到手的基本工资+奖金能达到朋友要求的数。但是这种保证不体现在合同里头,实际是无效的。 事已至此,朋友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因为她已经从原公司离职了,她认为新公司已经口头上答应录用她了,就觉得没有问题,马上跟原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办理了离职手续,兴高采烈把办公用品都搬回家,等着去新公司上班。 如此仓促的离职,仅仅因为对方口头上答应,实际是不明智的。很多细节其实根本没有谈清楚。 从劳动法来说,任何口头上的约定都不具法律效益,作为面试者,一定要清楚自己录用前要提问的细节,尤其是自己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而作为HR,不到签合同是不会主动告知的。 提成每个月能给到多少,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情,另外项目大小,周期,客户拖欠款项都会影响提成到手的情况。 很多公司也确实玩底薪+提成这种擦边球,当然也有很多有实力的公司确实给员工的奖励毫不马虎。所以提成的事情大家应该在面试入职前就详细询问,但也只作为参考,公司能否能兑现,需要综合的判断公司的经营情况。 我们不要把口头上约定的事情当作是八九不离十了,一天不签合同,这雇佣关系就不成立,一旦签了类似我朋友这样的合同,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那像我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建议她先干一段时间,看看公司的提成兑现方面是否稳定,能不能给到她想要的薪资,如果公司并无实力,那就可以另谋高就了。 不要轻易地辞掉上一份工作,新公司确定录用你,也需要有offer下派,或者简单的靠谱的口头协议(这个需要自我判断),甚至可以签一份稍晚入职的合同,再辞去上一份工作。 没事多看看劳动法,很多新人刚入职场可能觉得这些东西不重要,但是往往合同里头的一句话,就决定了你拿工资的多少。 很多朋友在知乎私信我,抱歉无法作出及时的回复,每天私信询问太多,每一个问题都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解决回答,都必须根据你目前实际的情况来作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私信后台都是助理管理。
作者:Jassika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