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耳鸣、脸一边大一边小?根源可能在咬肌!
圆脸、长脸、小V脸
每位仙女都有张小小的巴掌脸
但是吃货女孩就不一样了
巴掌脸可能没有,但是多了两个可可爱爱的腮帮子
每一个吃货女孩背后都有一块强大的咬肌
它不仅影响脸型还可能是造成牙疼、耳闷以及面部疼痛的罪魁祸首
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它吧
强大的咬肌

图片来源:基础临床按摩疗法:解剖学与治疗学的结合( 第3版)
咬肌是我们的“吃饭家伙”,是最突出的咀嚼肌,是咬合和咀嚼的主要力量来源。咬肌收缩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牙列咬合而接触,并参与下颌前伸、侧向及后退运动以及维持下颌姿势位。并且,咬肌对于颅面生长发育相当重要。因为它还影响脸型。
咬肌起自颧骨沿上颌骨到颧弓处,浅层止于下颌角外表面及其下颌支下半部;深层止于下颌支上半部分至下颌角。
对于我们来说,咬肌很好辨认。当我们咬紧牙关时,在耳垂前面位置能明显摸到一块硬硬的肌肉,那就是咬肌。但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咬肌就更明显了,过分发达的咬肌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脸部轮廓,使他的下颌角及耳前变得宽大呈方形,变成了国字脸或大方脸。不仅如此,如果习惯单侧咀嚼,单侧咬肌发达还会给人以一边脸大一边脸小的感觉。
为什么我的咬肌会如此发达?
首先你得反思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咀嚼习惯,平常喜欢嚼口香糖和槟榔,喜食坚果等较硬的食物,偏好单侧咀嚼等不良咀嚼习惯,以及夜间磨牙、遗传等因素都会造成咬肌过度发达。
这些习惯不仅会让咬肌发达,还会造成咬肌习惯性紧张,造成触发点的产生。
牙痛、耳鸣、流鼻涕咬肌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咬肌的触发点会出现在咬肌上从颧骨至下颌角底部的任何位置,并且会导致多个地方的疼痛。位于耳朵附近深层肌肉中的触发点不仅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疼痛,还可能会引起耳朵深处的瘙痒,并且伴随耳闷和耳鸣。浅层咬肌上部的触发点可能会在上颌骨和上臼齿产生症状;浅层咬肌中部的触发点可能会在下颌骨和下臼齿产生症状;浅层咬肌下部的触发点可能会在下颌骨和眉毛附近产生症状。
因此,你的上、下牙齿疼痛和冷热敏感,有时候不是牙周疾病,而有可能是咬肌在捣乱。除此之外,有时候的流鼻涕,也不一定是感冒,而有可能是咬肌触发点导致的。
如何才能放松咬肌呢? 01
纠正不良咀嚼习惯
首先,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纠正不良的咀嚼和饮食习惯。减少嚼口香糖的次数和时间,不用牙齿开瓶盖,尽量少吃过硬的食物,注意纠正偏侧咀嚼习惯。因为头前伸姿势也会间接造成咬肌紧张,因此平常还要注意纠正头前伸等不良姿势。
02
治疗相关疾病
牙列一侧有龋齿、牙齿缺失、咬合紊乱等都会造成错误的咀嚼习惯,因此要注意解决这些疾病,从根源解决咬肌受累问题。当然这里面还要包括磨牙症。
03
手法放松

操作要领:患者仰卧,将拇指放在咬肌上方,轻轻向内紧压,滑动手指沿下颌肌的走行方向向下移动,覆盖整块肌肉。停在发生障碍或疼痛处,直到感觉放松。
04
自我按摩

动作要领:找到咬肌位置,将手指置于两侧咬肌上,从起点到终点,用手指或者指节进行轻柔按压,注意力度不要过大。

动作要领:将拇指伸入口腔内,内外手指配合按摩咬肌,从起点到终点轻轻进行撵肉式按摩,注意力度不要过大。
05
自我牵伸
最简单的牵伸是像打哈欠一样尽可能的张嘴,但是注意头部保持中立位。

想要更深层次的按摩,可以双手协助按摩

动作要领:一只手置于额头,另一只手放在下侧牙齿上,轻轻向两侧施力。注意在拉伸的过程中头部保持中立位,不要前倾。
到了这里大家是不是对咬肌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一块小小的咬肌,却有强大的咬合力,既可以精细调节下颌运动,又可以维持下颌姿势。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颜值,还会带来疼痛与不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广大吃货朋友们享受美食,因此我们一定得重视它,不要让它太过劳累呀!
【本文参考文献】
[美]克莱尔·戴维斯,[美]安伯·戴维斯;黎娜译;鲁建东审.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方案[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8:86-87
[美]劳拉・爱伦,[美]戴维・庞兹;赵文莉,吕中茜主译.基础临床按摩疗法:解剖学与治疗学的结合(第3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72-73
廖进民,李忠华,钟世镇.咬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J].解剖科学进展,2003,9(2):186
编辑:申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