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咖啡品鉴心得
查看话题 >青锋断刃将重铸,无冕者再临为王
不要成为登山者,要成为山。——加里·斯奈德

继传统日晒与双重发酵水洗之后,这一次终于轮到了圣罗莎庄园的蜜处理帕卡玛拉压轴登场。
之所以称之为“压轴”,源于圣罗莎庄园3次摘得萨尔瓦多卓越杯桂冠,都是凭借蜜处理批次的帕卡玛拉咖啡。在我看来,这3种处理法的帕卡玛拉各具特色,不分伯仲,也难以取舍,均展现出圣罗莎庄园追求极致的卓越品质。我将这3支一股脑儿的接连带到大家面前,旨在希望让大家可以有机会对比体会同一庄园的同一豆种,在不同处理法下展现出的风格完全不同的味觉体验,也可以藉此充分了解帕卡玛拉这一神奇豆种变幻莫测的魅力。

我总是抱着怀疑的眼光来审视所谓的排行榜或者潮流,因为高光的荣誉与过分的追捧时常蒙蔽人心,被追捧者高枕无忧,追捧者趋之若鹜,究竟好不好,怕是只有足够客观、清醒才能进行相对不那么盲目的判断。
帕卡玛拉之所以成为我最爱的豆子之一,得益于探店的偶遇,当我被它如魔法师般变幻莫测的香气所折服后,才补上了它在中南美国家卓越杯竞赛中屡夺桂冠的背景知识。此后,遇到的每一支帕卡玛拉都会采来品鉴,在这些年的密切关注下,对这一豆种的魅力也有了自己的判断:拥有变化多端的香气,兼顾上扬的酸香与低沉的闷香于一身,酸味极具深度与穿透力,醇厚度极佳,与瑰夏的明亮调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不同产区、不同处理法甚至不同批次的帕卡玛拉,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味,即便是同一支豆子,不同烘焙度下也会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芬芳物。

圣罗莎庄园誉满天下,近10年里,他们只要参赛便赢得了好名次,并且三次问鼎——如果说一次冠军是偶然,那么三次冠军足以充分说明了其稳定的品控。即便如此,我仍然坚持采购少量样豆试烘测品的传统,确定达到我对好味道的审美标准后,再决定是否上架售卖。测试的结果,如果用尽量不过分夹杂个人感情色彩的评价予以概况的话,便是——实至名归。

庄园创立之初,便是抱着“生产出可以夺得卓越杯冠军的咖啡”的决心。老庄园主豪尔赫·劳尔·里维埃拉(Jorge Raul Rivera)二世,曾在萨尔瓦多大学任教授,教了10多年“咖啡种植与处理”课程,作为一个老派的古典主义者,他认为帕卡玛拉品种是萨国当之无愧的骄傲,同时具有绝佳的风味,便决定在圣罗莎庄园只种植帕卡玛拉种咖啡,尤其重视咖啡培养与处理技术本身。经过了几年的沉淀,老豪尔赫觉得时机成熟了,便从2011年开始决定用水洗帕卡玛拉参赛,为日后的辉煌战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011年卓越杯:第五名,杯测分数90.69
- 2013年卓越杯:第二十名,杯测分数85.77
- 2014年卓越杯:第十二名,杯测分数86.97

2013年5月,老豪尔赫不幸去世,求学归来的儿子豪尔赫·劳尔·里维埃拉三世临危受命,接管了庄园。他认为蜜处理可以创造出更为出众的风味特色,并决定使用蜜处理批次参赛,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2014年首战便摘得桂冠。此后劳尔仍不断优化发酵技术,改善施肥计划与脱壳程序,以追求可以稳定达到冠军标准的咖啡品质,此后的成绩证明他确实做到了:
- 2014年卓越杯:冠军,杯测分数91.41
- 2017年卓越杯:冠军,杯测分数91.28
- 2018年卓越杯:季军,杯测分数90.57
- 2019年卓越杯:冠军,杯测分数90.57
- 2020年卓越杯:第十名,杯测分数88.5

2015年,劳尔唯一一次派出了日晒批次出征,也以88.32跻身卓越杯第八名。至此,圣罗莎庄园的3种处理法,均得到了卓越杯竞赛的认可。

如果把圣罗莎庄园比喻成一座王国,能征善战的蜜处理帕卡玛拉,则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表现出无懈可击的风味特点,Medium烘焙度下,啜吸呈现淡雅细腻的茉莉花香,入口展现如奶油般绵滑的桃子甜感,与浓郁复合的芒果气息交融,尾韵葡萄酒般醇厚的韵味异常迷人。每一次入口,我眼前总浮现出阿拉贡召集亡灵军团驰援米那斯提利斯的画面:青锋断刃将重铸,无冕者再临为王。

这一支帕卡玛拉,将为Homely今年的萨尔瓦多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或许它会成为你开启帕卡玛拉之旅的开端,如果你也沉迷于它如魔法般变幻莫测的风味,记得告诉我,很开心旅途上我们多了一个同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