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旁观者一样觉察

跟朋友聊天,聊到惰性的话题。整理如下:
你说的这个惰性,我之前跟朋友分享过,它分两个层面。第一个是身体本来的惰性,第二个是认知的误区。
第二个认知的误区,比如,看到别人生活很规律,过的很好,所以我也要生活很规律,我也要早睡早起。但当你这样要求自己的时候,如果它不是自己生命现在的状态,那会很痛苦,即便做到之后,有一些欢愉,有一些成就感,但是,内在深处会有一个愤怒的声音,有一股不甘心,巨大的牺牲,想要反抗的气息。某个时刻,它会爆发出来,以一种破坏的形式,或者疾病,或者控制,或者不自爱,等等。
而这样要求自己,又没做到的时候,马上开始评判自己,认为自己不努力,没毅力,就是个失败者。这个时候挫败感非常强。已经是否定自己的基础上,又否定自己了。
所以,在第二个层面上,不管做到,还是做不到,都是开心不了的。
如果能破除掉第二个层面的误区,第一个层面的惰性,其实是很容易破除的。因为当一个人尝到了天上的美味,世间的味道,包括这个惰性,就不是什么事了。
只不过,很多人,在第二个层面上有误解,听了一些轻而易举的富足以后,以为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成就人生,那是大错特错。蔡志忠讲:努力是没有用的。讲的就是,光在第二个层面努力,刻苦,没有用。但是他非常努力。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凌晨开始工作到天亮。奋笔疾书,笔耕不辍。可是他一点都不辛苦。他乐此不彼,感动的双膝跪地,感受到世间只有我一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与天地链接的神性,可是,我们被覆盖了太多灰尘,灰尘没有洗净,又覆盖新的灰尘,有的灰尘是“道”的灰尘,不停的叠加。就像一个锁链,一环扣一环。破除这锁链,除了觉察,别无它法。一直的觉察,一直的脱落。
像旁观者一样觉察,不带任何评判。
在觉察中,颠簸前进。
生活本来是很简单的,那些活出绽放自我的人,他们的规律,勤奋,豁达,都是自然发生的,不是要克服,也不是要坚持。因为天上的美味,太让他们陶醉。
普通人,看到一个相,就去追逐一个相。看不清相背后的动机。规律是相,轻而易举是相,努力是相,受苦是相,豪华奢侈是相,道也是相。除非自己体悟到,践行到,否则,都是相啊。所以灵修的人,特别容易进入各种误区,各种坑。还是自己的杂质太多啊。
公众号:光明之路